“陛下,娘娘,救救我们吧……” 一个衣衫破旧的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过来,跪在地上。
杨玉环连忙扶起老人:“老人家,快起来。我们回来了,一定会想办法让大家过上好日子的。”
老人泪流满面:“自从战乱开始,我们的房子被烧了,家人也失散了,日子实在是没法过了……”
李隆基看着眼前的百姓,心中充满了愧疚。“是朕的错,让百姓受苦了。朕一定会尽快恢复长安的秩序,让大家安居乐业。”
回到宫中,李隆基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朝堂上,大臣们一个个面色凝重,气氛压抑。
“陛下,如今长安百废待兴,当务之急是安抚百姓,恢复生产。” 一位老臣说道。
“是啊,陛下,我们还需要重建宫殿,修复城墙,加强长安的防御。” 另一位大臣补充道。
李隆基点点头:“各位爱卿所言极是。朕决定,先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同时,安排工匠们尽快修复宫殿和城墙。”
杨玉环在一旁听着,心中也在思索着。“陛下,除了这些,我们还应该鼓励百姓们重新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另外,对于那些失去家人的百姓,我们也应该给予关怀和帮助。”
李隆基看着杨玉环,眼中满是赞赏:“爱妃所言甚是。就按爱妃说的办。”
接下来的日子里,长安城内一片忙碌。士兵们打开粮仓,将粮食分发给百姓。工匠们开始修复宫殿和城墙,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仿佛是长安复苏的前奏。百姓们也在官员的组织下,开始重新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
杨玉环亲自来到民间,看望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她给孩子们送去食物和衣物,安慰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庭。“大家不要灰心,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长安一定会好起来的。” 她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温暖着百姓们的心。
“娘娘,您真是菩萨心肠啊。” 一位妇女感激地说道,“有您和陛下在,我们就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