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微微躬身,沉稳地说道:“陛下,依草民之见,治理百姓,首重民生。当关注百姓温饱,兴修水利,鼓励农桑,让百姓衣食无忧。再者,要公正执法,严惩恶霸,保一方安宁。”
杨玉环听后,微微点头,接着问道:“若遇到权贵违法,你又当如何?这可考验你的胆量和公正之心。”
李逸眼神坚定,大声说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草民定当依法处置,绝不姑息。哪怕权贵施压,草民也会坚守正义。”
“好!” 李隆基赞道,“此子有胆识,有见识,可堪大用。不过,若权贵暗中使绊子,阻碍你施政,你打算如何应对?”
李逸略作思考,说道:“陛下,草民会收集证据,呈于陛下和朝堂之上,寻求公正裁决。同时,也会联合当地正直之士,共同抵制权贵的不当行为。”
接下来,又有一位应试者走进殿内。此人叫张贤,长得斯斯文文,举止有礼。
“张贤,你对当下朝堂局势有何见解?” 杨玉环问道。
张贤清了清嗓子,说道:“娘娘,如今大唐历经战乱,百废待兴。朝堂之上,需整顿吏治,去除贪污腐败之风,提拔贤能之士。唯有如此,才能重振朝纲,让百姓重燃对朝廷的信心。”
“那依你之见,如何才能有效去除贪污腐败?” 李隆基追问道。
张贤思索片刻,说道:“陛下,一方面要加强监督,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对官员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另一方面,要提高官员的俸禄,让他们衣食无忧,从根源上减少贪污的念头。但这监察机构,也要防止被人利用,成为打压异己的工具。”
杨玉环和李隆基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赞赏。“此子见解独到,可考虑任用。不过,若监察机构与官员勾结,你有何应对之策?” 杨玉环接着问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贤不慌不忙地说:“娘娘,可再设一层监督,让民间百姓也能参与举报。同时,定期轮换监察官员,避免他们与地方势力勾结过深。”
然而,并非所有的应试者都能让他们满意。有一位名叫王富的应试者,回答问题时言辞闪烁,眼神飘忽不定。
“王富,你被举荐为官,可若连回答问题都如此含糊,如何能让朕放心把一方百姓交予你?” 李隆基脸色一沉,问道。
王富吓得连忙跪地,结结巴巴地说:“陛下…… 草民…… 草民一时紧张,言辞不当。”
杨玉环冷冷地看着他,说道:“为官者,需有担当,有主见。你如此表现,实在难以让人信服。若遇到复杂政务,你这般态度,如何为百姓解决问题?”
王富低着头,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