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携手共度

接下来的日子里,宫廷之中仿若被一层紧张而忙碌的氛围所笼罩。李隆基每日忙于朝堂之事,与大臣们激烈商讨应对边疆局势的良策,常常直至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寝宫。而杨玉环则在后宫之中,凭借自己的聪慧与细腻心思,暗中留意着宫廷中的风吹草动,为李隆基提供一些独到的见解与建议。他们虽身处不同的天地,却心有灵犀,劲往一处使,共同为大唐的未来殚精竭虑。

夜晚,如水的月色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寝宫的窗台上,宛如一层薄纱,为整个房间增添了几分静谧与柔和。李隆基处理完政务,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寝宫。杨玉环早已等候多时,她见李隆基进来,连忙迎上前去,动作轻柔地为他宽衣解带。“陛下,今日政务可还顺利?” 她轻声问道,眼中满是关切,仿佛能看穿李隆基心中的疲惫。

李隆基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朝中大臣们对这联姻之事,看法不一,争论不休。有的认为应尽快联姻,以保边疆稳定,他们担忧若不如此,边疆战火恐将重燃,百姓又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有的则担心此举会引发诸多问题,比如后宫纷争、朝堂势力失衡等。朕一时之间,也难以权衡利弊,做出决断。”

杨玉环扶着李隆基坐下,拿起梳子,动作轻柔地为他梳理头发,“陛下,大臣们各抒己见,皆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着想。陛下不妨综合各方意见,从长计议,再做定夺。” 她的声音温柔而舒缓,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让李隆基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宛如春日的暖阳,融化了冬日的坚冰。

“爱妃,有你在朕身边,真好。” 李隆基感慨地说道,“每次与你交谈,朕都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你的见解,总能为朕打开新的思路。”

杨玉环微微浅笑,说道:“陛下过奖了。臣妾只是希望能为陛下分担一些忧愁,让陛下能轻松一些。陛下为了大唐,日夜操劳,臣妾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在这艰难的时刻,李隆基和杨玉环愈发珍惜彼此相处的每分每秒。他们时常一同在御花园中散步,在熟悉的小径上,回忆着往昔的美好时光,那些回忆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他们此刻略显灰暗的世界;也会一起在寝宫的烛光下,就着摇曳的烛光,商讨着应对边疆局势的良策,每一个眼神的交汇,每一次手的触碰,都传递着他们对彼此深深的爱意与信任,这份爱意与信任,如同磐石般坚定不移。

一日午后,阳光明媚,暖烘烘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给整个宫廷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李隆基和杨玉环在御花园中散步时,迎面遇到了高力士。高力士疾步上前,恭敬地请安后,神色略显凝重地说道:“陛下,娘娘,派去藩王驻地的使者传来消息,藩王对联姻之事态度坚决,言辞间似乎并无其他合作的意向。”

李隆基听后,脸色微微一变,眼中闪过一丝忧虑,“看来,这联姻之事,怕是难以避免了。” 他转头看向杨玉环,眼中满是愧疚,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对她的歉意。

杨玉环轻轻握住李隆基的手,神色镇定,说道:“陛下,既然如此,我们便全力以赴,好好应对。臣妾相信,只要我们携手共进,定能将这联姻之事处理妥当,实现大唐利益的最大化。”

回到寝宫后,李隆基和杨玉环相对而坐,开始仔细商讨联姻的具体事宜。他们深知,这不仅关系到大唐的边疆稳定,更关系到他们二人未来的生活,以及整个宫廷的局势。

“陛下,臣妾觉得,在联姻的过程中,我们可与藩王约定一些条件,以保障大唐的利益。比如,要求藩王在边疆加强防御工事的建设,共同抵御外敌入侵,确保边疆的长治久安;再者,可约定藩王定期向朝廷进贡,以示忠诚,同时也能充实国库。” 杨玉环娓娓道来,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李隆基点了点头,说道:“爱妃所言极是。朕还可在赏赐方面做些文章,既显示我大唐的大国风范与诚意,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藩王的势力。赏赐之物,既要丰厚得体,又不能让藩王因此壮大到威胁朝廷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