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税赋新政细规划

在取得李隆基对税赋改革的首肯后,杨玉环一刻也不敢懈怠,迅速着手推进改革的具体事宜。她深知,这税赋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关乎大唐每一位百姓的生活,也影响着国家的长治久安。于是,她立即传召户部大臣及一众熟悉税赋事务的官员,齐聚一堂,深入研究大唐现行税赋制度的种种问题,并共同探讨改革的具体举措。

宽敞的议事厅内,气氛凝重而热烈。杨玉环端坐在主位上,目光坚定地扫视着在场的官员们,缓缓开口道:“诸位大人,今日把大家召集于此,是为了商议税赋改革之事。咱们大唐现行的税赋制度,弊病丛生,已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今必须痛下决心,进行改革。本宫已思索了一些改革措施,还需与诸位共同探讨,力求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公平合理的新税赋方案。”

户部尚书李大人率先发言,他微微欠身,神色恭敬地说道:“娘娘,此次税赋改革,实乃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只是这改革千头万绪,还望娘娘详细说说您的想法,我等也好有的放矢地讨论。”

杨玉环点了点头,有条不紊地说道:“首先,本宫认为应根据土地肥沃程度和产量划分等级,制定不同的税率。大家想想,如今有的农户耕种的是肥沃良田,产量颇高,而有的农户则守着贫瘠薄地,收成寥寥。可现行税赋却未充分考虑这些差异,一律按相同标准征收,这显然有失公平。所以,将土地划分等级,产量高的土地税率相应提高,产量低的土地税率适当降低,如此方能使税赋更加公平合理。”

此言一出,厅内顿时议论纷纷。一位官员站起身来,面露担忧之色,说道:“娘娘,这土地等级划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大唐疆域辽阔,各地土地情况复杂多样,如何才能准确划分等级呢?而且,这等级划分一旦确定,会不会引起农户之间的纷争?”

杨玉环耐心地解释道:“这位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不过,我们可以组织一批经验丰富的官员和农艺师,深入各地,实地考察土地情况。根据土壤质地、灌溉条件、历年产量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评定土地等级。在划分过程中,务必做到公正透明,将评定标准和结果向百姓公示,接受大家的监督。至于农户之间的纷争,我们可以设立专门的调解机构,若有争议,由他们进行调解,确保公平公正。”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接着,杨玉环又说道:“其次,对于遭遇自然灾害的地区,必须实行减免税政策。百姓们本就靠天吃饭,一旦遭遇天灾,庄稼歉收,生活便陷入困境。此时若仍按原标准征收税赋,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以后但凡有地区遭受自然灾害,当地官员应第一时间上报朝廷,经核实后,根据受灾程度,给予相应的减免税。轻灾地区可减免部分税赋,重灾地区则全免。”

一位地方官员面露难色,说道:“娘娘,这减免税政策固然好,可一旦实施,地方财政收入必然减少。许多地方的公共事务,如道路修缮、水利设施维护等,都依赖税赋收入。财政吃紧,这些事务又该如何开展呢?”

杨玉环沉思片刻,说道:“这个问题确实需要妥善解决。朝廷可以根据各地受灾情况,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解地方燃眉之急。同时,地方官员也要合理规划财政支出,削减一些不必要的开支,优先保障民生和公共事务。此外,还可以鼓励当地乡绅和富商捐资,共同参与地方建设。”

随后,杨玉环又提出了简化税赋征收流程的措施。“如今的税赋征收流程过于繁琐,环节众多,这就给了一些地方官员可乘之机,在征收过程中层层加码、中饱私囊。为了杜绝此类现象,我们必须简化征收流程。以后,税赋征收统一由县衙负责,直接面向农户和商户,减少中间环节。并且,要明确征收标准,将各项税赋的名目、税率等信息张榜公布,让百姓心中有数。同时,加强对征收官员的监督,一旦发现有贪污腐败行为,严惩不贷。”

一位监察官员起身说道:“娘娘,加强监督确实必要。但这监督如何落实,还需仔细斟酌。毕竟,地方官员众多,监管难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