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工坊建设助就业

杨玉环在为改善民生而推行的一系列举措中,目光敏锐地聚焦到了增加百姓收入来源这一关键问题上。她心里清楚,仅仅依靠农业,很多百姓的生活依然难以实现富足。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她决定大力推动在各地建设工坊,以此来开辟新的就业途径,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这一日,阳光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熠熠生辉。杨玉环端坐在朝堂之上,神色坚定地向众臣阐述着自己的想法:“诸位大人,如今我们在农业改革方面已初见成效,但要让百姓真正过上富足的生活,还需拓展更多的收入渠道。本宫认为,在各地建设工坊是个不错的办法。工坊涵盖纺织、陶瓷、木器等多个行业,既能为百姓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又能推动手工业的发展,诸位意下如何?”

一位老臣微微欠身,恭敬地说道:“娘娘,此举甚好。只是建设工坊,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且工坊建成后的运营管理,也是个难题,不知娘娘可有具体的规划?”

杨玉环微微一笑,说道:“大人所言极是。资金方面,朝廷可先拨出一部分启动资金,同时鼓励各地的富商乡绅出资入股工坊。对于出资者,可根据出资比例,享受工坊的分红。人力方面,可优先招募当地的百姓,尤其是那些有一定手艺基础的。至于运营管理,我们可以选派一些有经验的官员,负责工坊的日常事务,同时邀请行业内的能工巧匠担任技术指导。”

众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在杨玉环的推动下,一场大规模的工坊建设行动在大唐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

在长安城外的一个小镇上,一座纺织工坊率先开始筹备建设。负责筹备的官员们四处奔走,寻找合适的场地。他们看中了镇外一处空旷的土地,这里交通便利,便于原材料的运输和成品的销售。很快,工人们便开始破土动工,搭建工坊的厂房。

在招募工人时,消息一经传出,小镇上的百姓纷纷前来报名。许多妇女平日里在家就擅长纺织,她们对能在工坊里工作充满了期待。“听说这工坊建成后,咱们就能在这里上班,挣工钱啦!” 一位年轻的姑娘兴奋地说道。“是啊,这可比在家自己织布卖划算多了,而且还有师傅教咱们更先进的纺织技术呢。” 另一位妇女附和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建设,纺织工坊终于建成了。工坊内,整齐地摆放着崭新的纺织设备,这些设备都是从各地精心挑选而来,比传统的纺织工具效率更高。工坊还专门从外地聘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纺织师傅,负责指导工人们的生产。

“姑娘们,这新设备和你们以前用的可不一样,大家要认真学。” 纺织师傅一边演示着新设备的操作方法,一边耐心地讲解着,“这纺车,摇起来更省力,纺出的线又细又匀;这织布机,能织出更复杂的图案。只要大家熟练掌握了,咱们的产量和质量都能大大提高。”

工人们围在师傅身边,认真地学习着,不时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工人们逐渐掌握了新设备的操作技巧,开始投入到紧张的生产中。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以陶瓷闻名的小镇,一座陶瓷工坊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陶瓷工坊的建设更加注重窑炉的搭建和烧制技术的改进。负责建设的官员们邀请了多位陶瓷烧制大师,共同商讨窑炉的设计和烧制工艺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