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不白之冤

赵喆点头称是:“主上料事如神。”

“东径关守将牛进达,乃张启心腹爱将,已然反叛。”

高楷微微颔首,沉声道:“东径关失守,句注山形同虚设,代州三关,惟有最后一个险隘,雁门关了。”

苏行烈心中翻江倒海,难掩惊奇:秦国公竟对代州形势了如指掌,似纤毫毕见。

只是,纵观秦国公行军路线,并未深入代州腹地,只在崞县一带驻留,怎会一切尽在掌控?

正思量间,忽闻头顶传来一声询问。

“行烈,你驻守代州多年,想必熟悉山川地理。”

“依你之见,该如何击败突厥?”

苏行烈不假思索:“秦国公容禀,代州之险,首要在于雁门关。”

“只需控扼此关,便可将突厥骑兵,挡在句注山外,不得寸进。”

“届时,我等进可攻,退可守,立于安稳之地。”

高楷微微点头:“用兵之道,需因地制宜,更需用对人。”

“今授你为正四品忠武将军,率领一万先锋军,立即赶往雁门关,助陆重荣守城。”

“遵令!”苏行烈满脸激动,“谢主上!”

待他离去,众文武颇为惊奇,不知这苏行烈有何等大才,竟得主上如此看重。

“唐检,待此事过后,将奉宸司内部整顿一番。”高楷倏然下令。

“严格筛选成员,勿要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这一次奉宸司探查军情有误,虽然遭受张启误导,但未进一步佐证,便贸然上禀,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谨遵主上之令!”唐检肃然应下。

他心中颇为羞惭,身为奉宸令,竟未能约束属下,不辨是非,险些酿成大祸。

众文武听闻,亦觉惭愧,一时不慎,竟险些冤枉忠良。

高楷环顾众人,朗声道:“世事纷繁,难免一叶障目,无需太过愧悔,往后提高警惕,不忘前车之鉴即可。”

“谨遵主上教诲!”众人齐声应诺。

……

雁门关居九塞之首,北通云州,南达并州,进可主辽阔草原,退可守千里关中,极为险要。

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大周驻军于雁门山,在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

根据《周书·地理志》记载,此地“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

此刻,关城之内,守将陆重荣面沉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