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检眉头大皱:“奉宸司探知,襄邑城空无一人,疑似诛杀殆尽,怎会留这一个活口?”
“恐怕其中有诈!”
高楷凝视一眼,沉声道:“老丈年迈佝偻,手无寸铁,并无威胁,让他进来吧。”
“是……”
不多时,老丈匍匐在地,双手捧着些许粟米,身旁蹲着一个陶壶。
“老朽身无分文,只能以区区陋食,迎接王师。”
“还请秦王恕罪!”
众人一见,却觉心酸。只因粟米中满是杂糠,壶里非酒,而是清水。
这老丈更头发花白,瘦骨嶙峋。
“快起来!”高楷虚扶一把。
“谢秦王!”老丈颤巍巍起身,捧着陶壶,嘴唇翕动半晌,欲言又止。
“长者赐,不敢辞!”高楷接过陶壶,喝了一口清水,笑道,“宋州水土养人,小子愧领。”
老丈满脸皱纹舒展开来,露出一个微笑。
“贫贱之人,拿不出稻米、美酒,实在惭愧。”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高楷笑了笑,忽然问道。
“老丈逗留阳世,可有什么心愿未了?”
“这……”众文武皆惊,不明白大王此言何意。
惟有孙伯端、吕洪二人喟然长叹:“逝者已矣,本该前往冥府,却强行滞留人世,必有人从中作梗。”
崔皓骇然:“这老丈,竟然死了?”
孙伯端微微点头。
老丈躬身一拜:“请秦王随老朽入城,待老朽一一说来。”
话音刚落,他身体一晃,如一枚风中枯叶,打着旋飞了起来,向城门飘去。
赵喆劝谏:“大王,这老丈含糊其辞,不可轻信。”
崔皓附和:“不如派一队小卒入城,一探究竟。”
高楷否决:“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这满城军民,遭遇飞来横祸,无辜惨死,本就不幸。”
“如今滞留人世,无法入土为安,魂归幽冥,更是凄惨。”
“我喝老丈一壶水,自当报答。”
在他眼中,整座襄邑城灰气弥漫,血光隐隐,民众皆受屠城之灾,惨不忍睹。
他当先迈步,向城门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