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战船来投?”众人皆不敢置信。
平白无故,怎会有战船来投,莫非天上掉馅饼不成?
高楷问道:“可知谁家战船?”
唐检摇头:“船工不肯明言,只说昔日故人,愿助大王一臂之力。”
“故人?”高楷思绪一转,莫非是她,吴大娘?
章琼愕然:“吴家大娘子为何助我秦国?”
秦、吴二国交战正酣,这可是反叛之举。一旦袁文通知晓,吴家怎能幸免?
封长卿低声道:“无事献殷勤,是否有诈?”
高楷摇头:“吴大娘一片好心,并非诡诈。”
“传令褚俊,让他照单全收,一一登记造册,待来日,我自当报答。”
“是!”
得战船之利,褚俊率领水师,打了一场胜仗,把吴军撵回城中,占据山阳渠,切断金陵援兵。
杨烨笑道:“褚将军这一战,着实振奋人心,顿扫阴霾之气!”
众人纷纷点头,久攻不下,难免士气跌落,这一次胜利,可谓久旱逢甘霖。
张建兆迫不及待:“大王,水师得胜,我步军也不能落后。”
高楷颔首:“传令下去,集中力量攻打西北侧城墙,务必轰开一道口子。”
“遵令!”
不多时,一块块巨石,如陨星天降,狠狠砸在墙头。
轮番轰击之下,终于撕开一条缝隙,城墙摇摇欲坠。
“加把劲,把墙轰塌!”希望近在眼前,秦军士卒越发振奋,个个悍不畏死冲向城门。
城楼上,袁文通心急如焚:“快,用土砖补上,绝不能让秦军打进来!”
“是!”扬州刺史忙不迭地应下。
钱惟治面沉如水:“秦军何来这么多战船,使我军水师功亏一篑?”
刺史恨声道:“定是吴家通敌叛国,下官这就去抄了吴府。”
袁文通喝止:“无凭无据,怎能贸然抄家?”
城中可不止吴氏一族,倘若战事不利,便以抄家泄愤,岂非闹得人心惶惶?
况且,吴家毕竟献上战船,对他有功,一转眼却下狠手,实乃不仁不义之举。
钱惟治叹道:“大王,援军断绝,江都已是一座孤城,秦军又攻城甚急,怕是守御不住。”
“须得早做打算!”
袁文通断然摇头:“父皇将扬州托付给我,纵然身死,我也是绝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