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韦适,节度使苏行烈亦然上禀,江南东道十九州,兼并土地、蓄养私奴之风盛行,几乎成为豪强大族标配。
高楷眉头紧拧,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历朝历代,无不亡于土地兼并问题。
裴季拧眉:“兼并土地、蓄养私奴,并非江南东道独有,为何如此严重?”
王景略叹道:“依我看来,多半和江南承平多年,未经大战乱有关。”
江南东道是袁家龙兴之地,一向视为后花园,从天佑初年开始,连续十七年,既无战乱,也无天灾人祸,即便遭受官府盘剥,但连年风调雨顺,依然积累可观财富。
豪强地主和官府勾结,兼并土地、蓄养私奴,并非新鲜事。
徐晏清拱手:“陛下,无论吴国如何,都是过往之事。”
“如今,我大秦鼎立,将江南东道纳入掌控之中,正该大力整顿,革除弊病,营造新气象。”
高楷自是赞同:“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兼并土地、蓄养私奴之风,绝不能纵容,姑息养奸。”
沈不韦建言:“陛下,若要长治久安,必须检田括户。”
顾名思义,所谓检田括户,便是清查田亩、扩增户籍。
把豪强地主非法侵占之地,一一查出来,登记造册。所有私奴,也一一记录户籍,成为大秦治下子民。
高楷若有所思,这检田括户,也可称为摸清家底,不光江南东道,其余十三道,也需进行。
想到这,他当机立断:“邓骁?”
“臣在!”邓骁连忙出列。
“今加授你为覆田劝农使,负责江南东道检田括户之事。”
“此外,设劝农使十九人,劝农判官若干,为你佐贰。”
“即日起,奔赴十九州,清查田亩、扩增户籍。”
“微臣遵旨!”邓骁肃然领命。
沉思片刻,高楷嘱咐道:“切记,所有籍外之田,一律没收。所有私奴,一律放还。”
“一众隐瞒之农户,皆登记户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