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大刀阔斧

王羡之忍不住道:“陛下,如此严苛,恐怕不利于朝廷统治。”

高楷置之一笑:“我惩处之对象,皆是横行无忌之人。”

“倘若并未兼并土地、藏污纳垢、包庇豪门世家,又有何惧?”

“何况,区区十九州,竟有两百多座佛寺,比县衙还要多两倍,不觉得触目惊心么?”

王羡之哑口无言。

吴弘基倏然拱手:“敢问陛下,如何削减僧尼数量?”

高楷思忖片刻,朗声道:“让诸县令安排考核,所有寺庙僧尼,背不出一本佛经者,一律还俗,不得有误!”

“遵旨!”

群臣神色玩味,这道旨意一下,从今往后,若想出家为僧,必须读书识字,门槛大为提高。

两百多座佛寺,至少有一半人,不得不还俗。

检田括户,搭配这抑佛之策,一旦传扬开来,可想而知,必然引发轩然大波。

不过,若不大刀阔斧地革除弊病,采取绥靖之策,迟早步入周朝后尘,陷入治乱循环之中。

此事议定,忽闻杭州刺史郭恪上奏,江南运河年久失修,已然淤塞,不便通航,急需派人疏浚。

“江南运河?”高楷若有所思。

章琼拱手道:“陛下,江南运河勾通钱塘江与长江,以杭州钱塘县为起点,向北贯穿苏州、常州、润州,至京口与山阳渠相连。”

“全长八百里,宽十余丈。”

“炀帝时,为通行龙舟,供他游山玩水,曾裁弯取直,加深加宽。”

“只是,历经十多年乱世,漕运荒废,商船不继,运河早已空置多年,难免淤泥沉积,有碍通行。”

高楷恍然,这又是炀帝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大业,奈何太过超前,不光累死太多纤夫、小民,更不易治理。

八百里运河,若想疏浚,便于通航,可非一件小事。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他自然不会好大喜功,急于完成大工程,而疯狂役使民夫。

王景略蹙眉:“杭州初定,民生尚且困苦,何必急于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