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阁内的气氛,在这一瞬间,似乎又重新凝固了起来。
朱棣脸上的笑意缓缓收敛,他没有立刻回答,只是回身坐下,静静地看着桌案上的那盏宫灯。
跳动的火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射在背后的墙壁上,显得有些孤寂。
许久。
朱棣才幽幽地开口。
“不是什么误会,就是咱有意撤了高炽的职的!”
朱棣这句话让蓝武不由一愣。
他脸上不由就露出了一丝疑惑之色。
而且他偶然之间用神眼探查之后,发现这位永乐大帝的内心并非是盛怒,而是一种混杂着失望、疲惫和深深焦虑的复杂情绪。
他意识到朱棣做这样的事情,应该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积压已久的矛盾爆发。
“父皇……这……到底是为了何事?”
蓝武小心翼翼地开口,他必须弄清楚事情的根源。
“为了何事?”
朱棣仿佛被点燃了引线,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我看还是你去帮咱问问他!”
“这皇帝是他还是咱!”
“咱要迁都北京,他说要缓;咱要疏通大运河,他说不能着急;咱要编撰《永乐大典》,他说要一步一步来;咱要在全国修建驰道,方便大军调动,方便商贸往来,他还是说劳民伤财,国库支撑不起!”
“他的嘴里,就只有两个字,民力!民力!”
朱棣在暖阁里来回踱步,胸膛剧烈起伏。
“在他的嘴里,咱要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耗费钱粮无数,动辄百万民夫的浩大工程,所以不可同时进行,要一件一件来,每一件事都要干个十年八年,等国库充盈了,百姓休养生息够了,再做第二件!”
“十年八年?”
朱棣忽然停下脚步,脸上露出一丝无奈。
“咱还有几个十年八年?”
“咱还能活多少岁,若是不趁着咱现在还活着,把这些事情办成,依照高炽的性子,恐怕这些事情一拖就拖的没有音信了。”
“他这是把咱当成隋炀帝处处提防,生怕咱败了老爹留下的江山。”
“但如今的大明,又岂止是隋朝可比的,如今我大明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存银数千万,为何不能做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