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孝知道曹操吧,为兄给你讲一段我们儿时的趣事。
约莫八九岁的时候吧,有一天,我们二人来闲来无事,看别人家娶媳妇,见新娘长得十分漂亮,就动了歪心思。
我们二人趁夜潜入主人家院子里,大声喊道:“有贼啊!”客人们听说有贼,纷纷出门抓贼,曹操呢就乘乱抢走了新娘。
曹操拔出宝剑架在新娘脖子上往前跑,而我就跟在后面断后。新郎发现新娘子不见了,立即带领亲朋好友追赶。
我们拽着新娘往前跑,由于慌不择路,我竟一不小心陷进荆棘丛中动弹不得。眼看快要被追上了,曹操当即大声喊道:‘小偷在这儿呢,快来抓啊。’喊完,撒腿就跑。我当时就慌了,情急之下潜能被激发,腾地一下从荆棘中弹了出来,也侥幸逃脱。
我出生于名门望族,自幼便接受着严格的礼教与繁文缛节的束缚。而那曹阿瞒呢?他不过是一个宦官之后,生性放纵不羁、顽皮捣蛋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然而,命运的丝线总是如此奇异莫测,将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人紧紧地缠绕在了一起。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不由自主地被他吸引,心甘情愿地追随在他身后,一同闯荡江湖、惹是生非。
每一次,都是他灵机一动想出各种鬼点子,而我则傻傻地充当着替罪羊的角色,默默地背起所有黑锅。尽管常常因此遭受严厉的责罚,甚至被打得皮开肉绽,但次日清晨,我依旧会毫不犹豫地奔向他,再次开启新一天的冒险之旅。
如今回想起来,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真是美好得如同梦幻泡影般易碎。那时的我们天真无邪、肆意妄为,整天穿梭于大街小巷之中,干尽了偷鸡摸狗之事。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已物是人非。曾经亲密无间的玩伴,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会成为不共戴天的仇敌。“
袁绍静静地凝望着远方,眼神迷离,似乎透过层层迷雾看到了昔日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儿时世界。那里有他和曹阿瞒的身影,他们奔跑嬉戏,尽情享受着童年的快乐时光。然而,这美好的画面终究只是回忆中的一缕轻烟,转瞬即逝。
“唯有彻底平息这动荡不安的乱世,像我们这样的儿时伙伴才有机会成就一番大业,待到功成名就之时方可举杯畅饮、谈笑风生;即便年老体衰,也仍能围坐在一起,共同缅怀逝去的青春岁月。只可惜啊……我们这一代人恐怕是难以实现这个愿望了。”
袁绍长长地叹了口气,言语间满是无奈与惆怅。说罢,他轻轻地拍了拍郭嘉的肩膀,然后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向前走去。阳光洒落在他的身上,却无法驱散那笼罩在其背影之上的丝丝落寞与孤寂。
郭嘉想要说些什么却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此后二人仿佛忘却了军国大事带来的沉重压力,言谈之间尽是轻松愉悦的氛围。他们犹如结伴同行的士子,一路上谈天说地,分享着各种坊间趣闻。
不知不觉间,已是午膳时分。当他们路过一个不起眼的小摊时,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那是冀州焖饼独特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于是,两人不约而同地点了一份这道当地的特色美食。待焖饼端上桌来,只见其色泽金黄透亮,宛如秋日暖阳洒下的光芒;面条筋道而又松软,入口咀嚼间既有弹性又不失绵软;每一根面条都互不粘连,各自保持着独立的口感。一口下去,醇厚的滋味在舌尖绽放开来,让人回味无穷。尽管只是街边小摊的食物,但二人吃得却是津津有味,赞不绝口。
就这般,他们一路走走停停,尽情享受着这份难得的闲适时光。
待从南门走到北门,日头已然西斜。
袁绍登上北门城头,极目远眺,想要饱览一番暮色笼罩下的大好河山。
就在此时,他突然瞥见远处有一人一骑正风驰电掣般朝这边疾驰而来。
那人一袭银袍随风猎猎作响,胯下白马更是神骏非凡,仿佛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跃然闯入现实世界。
虽然完全看不清面容,但袁绍无比笃定,必是常山赵子龙!
一段熟悉的旋律悠然在他心头响起……
虽未谱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