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略微思索片刻,忧心忡忡地说道:“如今青州诸郡自身难保,难以提供援助。至于平原刘备,此刻也是下落不明。想来想去,目前唯一可行之路便是前往冀州,恳请车骑将军袁绍出兵相助了。然而,子义你又该如何突破重围,成功出城呢?且需多少人马护从左右?”
太史慈目光坚定,毫无惧色,朗声道:“末将只需单人单骑便可!”
且说太史慈身着厚重坚固的铠甲,腹中填满了食物,精力充沛地等待着黎明曙光的到来。待到天刚蒙蒙亮时,他从容不迫地将装满利箭的箭囊系于腰间,然后敏捷地攀上骏马,双手紧紧握住缰绳。只见他身后紧跟着两名骑手,各自稳稳地撑着一个巨大的箭靶。随着“吱呀”一声响,城门缓缓打开,太史慈一马当先冲出门外。
城外的贼寇们见状,顿时大惊失色,慌乱之中匆忙调动兵马,摆出防御阵势。然而,太史慈却视若无睹,只是悠然自得地引领着马匹来到城壕边上。他动作娴熟地将箭靶牢牢插入土中,随后张弓搭箭,开始专心致志地练习射箭。每一支羽箭离弦而出,都如同闪电一般迅猛,精准无误地射中箭靶中央。一番练习过后,太史慈满意地点点头,收起长弓,调转马头,大摇大摆地走进城门。
第二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太史慈又如昨日那般全副武装地出城习射。这一次,城外的贼人有的已经站起身来警惕地张望,有的则懒洋洋地躺在地上,对太史慈的举动毫不在意。见此情形,太史慈微微一笑,依旧不紧不慢地安置好箭靶,继续施展自己精湛的射术。片刻后,他结束了练习,像前一日一样策马回城。
到了第三天早上,太史慈再次出现时,那些贼人似乎已经习惯了他的行为,竟然没有一个人起身戒备。太史慈心中暗喜,抓住这个绝佳的时机,突然猛抽马鞭,胯下骏马如同一道黑色旋风疾驰而出,径直冲向贼人包围圈的薄弱之处。等到群贼反应过来,太史慈早已冲破重重包围,风驰电掣般远去。
此时,贼人们如梦初醒,纷纷叫嚷着追上前去。可就在他们快要追上的时候,太史慈猛然回首,迅速抽出背后的弓箭。弓弦声响处,数支羽箭呼啸着破空而去,瞬间命中追击而来的贼人。这些贼人惨叫着应声倒地,其余众人被太史慈神乎其技的箭法吓得胆战心惊,再也不敢贸然追赶,只能眼睁睁看着太史慈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时的袁绍正端坐在议事厅内,与诸位新进的将领商议要事。就在这时,一名兵士匆匆奔入,跪地禀报:“启禀主公,城外有一人自称乃是东莱太史慈,乃受北海太守孔融之托特来求见主公!”
听闻此言,袁绍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之色。他毫不犹豫地大手一挥,朗声道:“快快有请!”紧接着,脸上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转头对着在座的众人说道:“诸君,此番看来,我等收服青州之地的时机已然成熟了!”
没过多久,只见太史慈昂首阔步迈入议事厅,来到袁绍面前后,单膝跪地抱拳行礼道:“末将太史慈拜见袁公!如今那管亥率领十万黄巾军气势汹汹地围住了北海城,北海危在旦夕。孔融太守深知袁公英名远扬、兵力强盛,故特派在下前来恳请将军速速出兵相救!”
袁绍赶忙起身离座,上前几步亲自扶起太史慈,并关切地说道:“子义一路奔波而来,着实辛苦了。且先坐下歇息片刻,一同商讨这救援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