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个原本是什长,一个准备提拔什长,也就是帝国改制后的班长。
没想到英帕尔一战,两人直接因伤退伍了。
他们这些来南美的退伍军人,虽然打着民间旗号,也是受智、阿两国雇佣的,
但帝国还是派了一些现役军官来领导这些人。
他们口中的小阎王就是其中一人。
阎久27岁,帝国陆军大学步兵科毕业,从军5年,已经是一名营长咯。
刚来南美的时候,这些伤残老兵还不怎么服从阎久。
仗着打过英国人,为帝国留过血,其中一些人原本在军中的军职都比阎久大。
但阎久之后一系列的操作,很快得到了“老兵痞”的信任。
不说同吃同住,有什么活也不会躲在办公室,而是和大家一起。
就说阿根廷之前两次的战略调整,都和阎久有关。
巴拉圭大撤退,并沿路摧毁巴拉圭的底蕴就是阎久提出来的。
这一条让老兵痞们充分了解了阎久的心狠手辣,并在私底下叫他小阎王。
另一边进攻玻利维亚的时候,也是他提出改变政策拉拢玻利维亚的印第安人。
不得不说,阎久还是很有大局观的,要不是参军晚,本身没有战功,也不会只是一个营长。
巴拉那河前线,67名夏人集中在后方一处指挥所。
“咳..咳... 都到齐了吧。”
坐在上首的阎久发言了。
“到了到了,小阎长官相招,谁敢不来?”
“阎长官放心吧,有我老夏盯着,谁敢开小差?”
下面七嘴八舌的向阎久恭维着。
这是因为一次军中比武造成的“后遗症”。
兵痞不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打一架。
为了表示公平,阎久的对手少一只手,他就只有一只手,少一只脚也自个提留着一只。
结果就是,和他一起来阿根廷的300多号人,只要不服都被单挑撂倒。
...
“为了应对巴西之后的进攻,帝国会援助阿根廷和智利一批重机枪,总计200挺。”
“还有30门75mm速射炮!”
“你们的任务就是在武器到达后,迅速让阿根廷部队形成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