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两天的效果显着,现如今各大商铺都已经按照我大秦律法完成了整改,奴隶全部被解放,劳工的权益也得到了保障,甚至有很多劳工还得到了更多的金钱赔偿。”
“而且,整个市场的物价也随着粮价回落,而开始恢复正常,棉花的价格也在降,老百姓们这回总算是能买的起东西了。”
秦墨在接到于海青的汇报之时,脸上没有什么意外。
有些时候吧,说话没用,还是绞刑架好用。
这不,才挂了几十人而已,整个宁安县城,所有人都老实了。
“另外,随着我们抄了孙良才,还有杜良哲的家后,总共搜刮出来了总共接近三百枚金币,数千枚银币,还有诸多文玩字画等等。”
“别说,就一个小县城的商贩而已,竟然这么有钱。”于海青感慨着。
“他们当然有钱。”秦墨笑道:“这个世界上最有钱的就是这帮商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是,太多国家对于商人根本就不重视,因为是农耕文明,就指着农民疯狂剥削,能剥出来几个钱啊?”
当初的炎国也是如此,别看是个国家,但一年税收少的可怜,几万金币的程度。
养军队都费劲,还要兼顾方方面面,日子过的紧巴巴的。
军队在非战时期,甚至还要自己耕地,才能养活自己。
皇族自己都要经商。
为什么?因为都指着农民交税,农民自己都一穷二白了,能交多少税?
以前的大梁也是如此啊,甚至因为刘子玉那个蠢货生产力进一步的降低,所以大秦接手后才发现,现在的秦北省更惨了。
在农耕文明时代,真正有钱的不是国家,而是这些一个个藏在民间的地主富商等等。
对于秦墨来说,他们才是摇钱袋。
打一下就爆金币,甚至,有了宁安县城的例子后,秦北省的其他地方,不打也得给我爆金币。
赚这么多钱,还想着花?什么好事都让你们占了是吧?
“这些钱就留在你们县政府吧,城市的基建也该动工了,优先修路,把道路修好了,地方才能发展起来。”
于海青连忙点头:“我这边已经在开始筹备了,和大秦水泥厂那边也下了订单。”
“这样就好,修路这件事可慢不得。”秦墨很欣赏于海青的行动力。
现在虽然在大秦的干预之下,宁安县城的物价回归了正常。
但这也只能保证大部分的百姓,仍然有许多人现如今依旧吃不上饭,这些人大多都是本身没有土地可种,也没有工作的人。
只能靠着大秦的施粥才能活下来。
所以,解决了物价问题,就该解决这些人的问题了。
一直施粥不是办法,得让他们自己拥有能养活自己的能力。
就像秦墨当时和那几个村庄的村长们说的一样。
农村可以养养鸡鸭啥的,学习一门手艺之类的,本质上都是在想办法让这些没有生产价值的人恢复生产。
只是,县城里的这些快要活不下去的人,大多数连自己的一个落脚点都没有,养殖什么的自然是不可能了。
既然这样,那就去当一个工人,这样也能有工厂提供的宿舍,还管饭,还能有工资。
工厂还没建立起来之前,那就靠修路来创造工作岗位。
金钱方面大秦可能给不了宁安县城多大的支持。
秦墨带来的也才八万金币,还需要投入整个秦北省之中,各地分到的都不多。
不过,宁安县城刚刚抄了点金币,也能顶一阵子。
果然,还是这些黑心商贩好,打一下就吐金币,打一下就吐金币的。
秦墨继续说道:“另外,城内的这些富商们还有利用价值,这帮家伙很多私底下都干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情,这样的人是永远都不会变的,不能就这样便放过他们,只是现在城市要发展,所以要利用他们最后的价值。”
“从各地政策方面入手,想办法让他们让利给百姓,把钱全部吐出来,然后,在收拾他们。”
“不过,一定要有能替代的经济支柱出现,才能对他们动手,这一点也不用担心,大秦的各大国有工厂都会入驻秦北省,我们也会以国家的名义引流,吸引大秦内部的民间商人来秦北省投资。”
“你也可以扶持一些新的民间商户出来,不过这一点你要把握住,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变的,人心更是如此。”
“金钱是这个世界上最能腐蚀人心的东西,就算是从贫苦人家出生,被扶持为商人,也万不可全部信任他们。”
“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在金钱之中迷失方向,逐渐忘记本心,成为新的恶龙。”
“所以,你需要对当地的商户有更多的了解,心中有个度,没超过那就用,超过了,那就杀。”
“虽然你在改革方面是一把好手,但多学一点东西总没有坏处。”秦墨教导着于海青。
他能看得出,于海青是一个好苗子,内心正直不阿,与张扬是同一类人,对于名声,气节,还有升官都很看重。
能力也不错,好好培养,是一名得力干将。
交代完后,秦墨也收拾东西,带着夏清瑶等人离开了宁安县城,整个秦北省很大,他们不可能一直在一个小县城里。
到处都得走走,看看各地的具体情况。
而秦墨在宁安县城主导的一系列变革,也成为了一个教科书式的参考对象。
随着宁安县城吊死了一些黑心商贩后,负责主持整个秦北省改革工作的张正立即效法。
一道命令下去,第二天,整个秦北省大大小小的所有城镇,街头小巷的尽头,都竖立起来了一根根绞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