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尝试

这些人员里头唯一能面向村里选拔的就是木匠,销售人员加上他再来俩知青也就足够了。

村里挑木匠学徒这事儿他不操心,就算不给工资估计都抢着参与,但知青点的两个名额,就得好好琢磨了。

按理说这种事儿得大家投票选择,但谢阳更看好许卫东。

这人在首都有人脉有门路,说不定也能跟辛文月大姐夫一样七拐八拐的人脉通到东北来,不说市内县内,能省内也行,这边铁路运输还算发达。再者,销售需要嘴巴会说,许卫东当初还赚他五毛钱呢。

至于另一个名额,谢阳就不打算管了,他们内部讨论或者投票去。

谢阳干脆将办厂这事儿写了一份切实可行的方案,看着时间太晚,这才躺下睡去。

第二天一早,钱有才便来找他了,“我昨天下午就去了一趟公社,那边甚至问我怎么才去问,意思似乎县城有人跟公社打过招呼。是不是黄宏伟打的招呼?”

谢阳也觉得惊奇,因为当时他也只是说回来跟钱有才商量,没想到黄宏伟办事儿这么靠谱。

“那能成?”

钱有才笑,“怎么不成,不过利润肯定得分给公社一部分。”

谢阳心思一动,“多少?”

“至少利润的三成。”

三成。

还真不少。

谢阳拧眉,“咱们这边出人出力,公社那边就分三成,大队长,这个账算下来可不好啊。”

他能想到钱有才也能想到,“但是归集体也是应该的。”

还是历史时机不对,各种问题容易归为集体,甚至讲究平均分配。

谢阳心里吐槽一番还得想办法,“那如果这样,我认为您该跟公社谈谈条件,比如说咱们公社只有我们村能开办家具厂,比如说公社内所有需要加工家具的,优先从咱们大队的家具厂订货,再或者,干脆把这大队办工厂办到公社去,咱们村里拿小头,公社牵线拿大头。”

钱有才一震,“这,咱们拿小头那不吃亏了?”

“吃亏?咱是那吃亏的人吗。”谢阳笑道,“您觉得大队办厂和公社办厂哪个可信度更高?公社办厂的话公社的领导是不是得上心,帮着找销售渠道?前期的成本投入是不是也得来出?咱们大队办的话估计前头几个月没卖出家具之前都得欠着工人工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