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陵则是自始至终都没有开口,因为这议和殿已经说明问题了,只是这议和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这南域老者如此做,要么是一个蠢货,要么只是在发泄自己的不满罢了,如果是前者,那南域那位也太那啥了,而护道门虽然狂妄,对后辈的培养却是实实在在的,毫不留情的,或者说在几大势力中,只是次于氏族罢了,所以,,张道陵还是倾向于后一种,这老者在发泄怒火。
此刻,大周皇帝再次开口:“我东域已经决定,不参与南域和北域的争斗,今日送北王和南域使者离开后,在一月之内,查清东域所有在册入口,随后封锁东域,待外界大战结束后五年,我东域再解除封锁。”
“除此之外,我东域也已经略备酒食。”
“不必了,既然陛下已经决定,那我南域便不再逗留。”语落那老者再次将一枚纳戒放在了桌上,道:“这是我南域的一点心意,此事也算是对东域封锁的一点补偿,陛下金口玉言,还望陛下可以遵守今日的诺言,我等告退。”语落便直接带着南域众人离开。
大周皇帝没有管他们,而是看向张道陵,正准备开口。张道陵却是给血女使了个眼色,血女也是立刻会意,将一枚纳戒放在了桌上。
张道陵:“此次麻烦东王了,小小礼物不成敬意,东域一行也算告一段落,告辞。”
张道陵话音一落,血女便直接撕裂空间和张道陵离开。
看着双方人马离开,大周皇帝脸色冰冷,这一次,东域被南域和北域按在地上摩擦了,面子丢大了。如果可能,他早动手镇杀这两队人马了,今日他帝王的威严被摩擦的一点不剩,还有来自双方的侮辱,可是他无可奈何,要想保住东域,直到此刻,这位骄傲了一生的东域帝王才真正的认识道,这一次的选择也许是最好的,更是最正确的,他也意识道,也许他的女儿,大周太子才更加适合做东域皇帝。属于他的骄傲和时代已经过去了。
而就在这时一个太监却是来到了大殿内,“何事啊,慌慌张张的。”
而那太监只是跪在地上道:“陛···陛下请看。”随后将手中的书信递上。
而信中的内容则是让这位大周帝王的眉头皱的更深了。
这封信是他的二儿子周纯的,信中写道“父皇,当儿臣知道结盟之事确定再议和殿后,便清楚了父皇的想法,只是儿臣不想如此,儿臣也知道自母后过世后,父皇对儿臣和姐姐更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其实对于姐姐成为太子,儿臣只有争夺之心,并无谋反杀人之意,儿臣想在这皇宫之中争夺那个位置,难免需要些朋友,但是那日的刺杀确实并非儿臣所为。今日如此做,也是儿臣最后一次任性了,儿臣认为我大周先祖之所以可以统一这东域,少不了先祖的血性和机遇,可是这机遇暂且不谈,父皇在位这么多年,已经逐渐失去了骨子里的血性,儿臣说这些只是说明此次做出选择的原因,并无怀疑父皇之意,毕竟父皇需要对大周百姓负责,而姐姐作为大周太子,自然也应该如此,这一次前去儿臣只带了这些年私自培养的幕僚,和一些死士,这些人不在帝国登记在册,此次儿臣选择北域,之所以选择北域没有什么原因,只是凭借一种感觉罢了,这是一次灾难,却也是一次大机遇,儿臣不想错失,他日如果北域胜,儿臣便以东域皇子的身份回来,只做个大将军,若北域败,儿臣早已经在刺杀那日被皇族从族谱中剔除,逐出东域,与东域无关。这么多年了,儿臣一直任性,忤逆父皇,父皇一直力保儿臣,不论是来自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关系,还是来自对母后的愧疚,父皇的好都是真的,这一次也是儿臣最后一次任性,还望父皇原谅。最后,儿臣在这些年其实也逐渐想明白了,姐姐确实比儿臣更适合做这大周的储君,未来的帝王,毕竟,一位合格的君主不能是一腔热血,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毛小子,愣头青。这些年的无知,儿臣在这里向父皇道歉。”
此刻看完信的皇帝眉头依然是紧紧的锁着的,可是他的视线已经有些模糊了。
片刻后,他开口道:“这信除了你,还有谁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