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辛苦抚养自己长大的母亲,魏迟真心怪不起来,因此好声好气哄道。

“娘,以后您不要去为难揽月,她拿走的东西,我日后定给您挣回来。”

“您这些年辛苦养育我和小妹,我一刻不敢忘,等明日面圣时,我会为您请封诰命,让您风风光光度过晚年。”

从小到大魏迟为表孝心,都会说为她请封诰命,虽不懂诰命能做什么,却不妨碍她心生欢喜,连道几声好。

忽然魏母想起赵氏嘱托,顺道讲与魏迟听,魏迟双眸微闪。

他都快忘了赵家,忘了赵安年。

前世赵安年因他举荐,入了天德书院读书,一路顺风顺水,甚至比他先结交恪亲王世子。

新帝继位后,赵安年与他政见不合,没少给他使绊子。

若不是他使计,坐上首辅之位的不一定是他。

赵家也不是好东西,幼年贫寒时,母亲走投无路,向娘家借银给他交束修,赵家非但不借,还狠狠的羞辱他们母子。

后来他与赵安年矛盾渐大,魏家和赵家直接断了往来,魏母被气病,险些离世。

没想到他们一如前世那般,找上了她心软的母亲,求他为赵安年举荐,魏迟心中一阵恶心。

忘恩负义的狗东西,不知廉耻。

“迟儿,我知道你心里有疙瘩,可是赵家毕竟是我娘家,安年那孩子虽然不及你聪明,但也不是毫无用处,将来入朝为官也能成为你的助力。”

这些话魏母自然想不到,都是听赵氏画大饼说的。

魏迟敛下神色,淡淡道:“此事日后再说。”

既然他已经回来,定不会给自己造一个劲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