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Chengdu City),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四川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超大城市,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西部、青藏高原东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以深丘和山地为主,东部主要由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雨量丰富,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总面积14335平方千米,通用语言为西南官话。[317][318]截至2025年3月,成都市下辖12个区、3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截至2024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2147.4万人。[365]
成都市有着世界罕见的3500年建城[395],2500年城名不改的历史特征[311]。早在距今约4500年至3700年以前,成都平原已出现被后世称为“宝墩文化”的一系列古蜀先民聚落中心。前316年秦灭蜀始设蜀郡并成都县,为蜀郡治所。前311年,修筑大城和少城,被后世公认为是有文献记载的成都建城标志。此后,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6�1“天府之国”�6�1,成都成为西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328]。
1921年,始设市政筹备处,1928年,成都正式设市。[311]
成都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1]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机关驻地,古蜀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天府之国”的中心。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市举办。[230][259]
2024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23511.3亿元,比上年增长5.7%。
成都具有悠久而独特的历史始原,文化积淀极其深厚。早在距今约4500年至3700年,成都平原已出现被后世称为“宝墩文化”的一系列古蜀先民的聚落中心。这些聚落中心均已夯筑了城墙,建筑了祭祀和集会的场所。根据“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量历史遗存,基本可以推定,至迟在殷商晚期至西周初期,成都一带已经成为古蜀王国的中心都邑所在。
早期为百濮地,据《华阳国志》载:“越嶲郡会无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记·楚世家》说:“(楚武王)于是始开濮地而有之,建宁郡南有濮夷,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
大约在前4世纪中叶(前367年)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华阳)迁往成都,构筑城池。
东周慎王四年(前316年),秦国兼并蜀国,并设置蜀郡于成都。秦张仪、司马错筑太城(府南城),次年,张仪在太城以西筑少城(府西城)。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该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并造石人作测量都江堰水则,是中国最早水尺。秦末汉初,成都取代关中而称“天府”。
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置益州。王莽改益州为庸部,蜀郡为导江,治临邛。新朝地皇五年(24年),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成家”。又改益州为司隶,蜀郡为成都尹。
东汉时仍为蜀郡。东汉末年,刘焉做“益州牧”,将益州从广汉郡雒县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
两汉时期,成都城市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到西汉末年已成为仅次于长安的全国第二大手工商业都会。成都不仅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商品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6�0“南方丝绸之路”�6�0的起点和重要口岸。[197]
三国时期成都为蜀汉国都。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汉,次年(221年),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在蜀地成都称帝,延续了汉朝大统。蜀汉政权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禅,历二帝,共四十三年,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国力强盛,但是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后元气大伤,后来诸葛亮治国,恢复生产,使得能与魏、吴抗衡。
从两汉至三国蜀汉,成都精美的蜀锦一直受到官方和民间高度赞赏和欢迎;这一时期,成都因出现一座专门织造蜀锦的官营作坊�6�0“锦官城”�6�0而获得�6�0“锦官城”�6�0和�6�0“锦城”�6�0两个别称。
晋武帝改蜀郡为成都国,不久恢复称呼。永兴三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至咸康四年(338年)时,李雄侄李寿又改国号为“汉”,史称为“成汉”。永和三年(347年),大成国被东晋所灭。
南朝宋、齐以后,益州及蜀郡的治地都是成都,益州刺史治太城,成都内史治少城。
隋开皇二年(582年),改为西南道行台。次年,复置总管府。大业初年(605年),府废,隋炀帝复改益州为蜀郡。
唐朝复为益州,武德初年(618年),置总管府。武德三年(620年),改为西南道行台。武德九年(626年),又改为都督府。龙朔二年(662年),升大都督府。天宝初年(742年),复为蜀郡。至德二年(757年),唐玄宗幸蜀驻跸,升蜀郡为成都府,作为南京,是唐王朝的陪都,改成都守为尹。时又分剑南道为东西两川,成都为剑南道西川节度使的治地。上元初年(760年),罢京号,而成都府依然不变。广明元年(880年),为躲避黄巢起义,唐僖宗驾幸成都。唐朝,以成都为中心的�6�0“剑南西川道”�6�0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当时有“扬一益二”之说。
(https://www.mbaoga.cc/56219_56219775/14291455.html)
www.mbaoga.cc。m.mbaog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