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总,您的汇报很精彩,案例也很吸引人。
但是,我们央企和你们华兴不一样,业务更加传统和复杂,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是极致苛刻的。
我想问的是,你们的高斯数据库,在极端故障场景下的恢复能力,比如数据中心级灾难,RTO(恢复时间目标)和RPO(恢复点目标)具体能达到什么水平?
能否提供经过第三方权威机构认证的测试报告?
而不是华兴自己的一家之言。”
这个问题相当尖锐和技术化,直指灾备能力的核心指标,显然是想给陈默一个下马威。
台下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陈默。
陈默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微笑,没有丝毫慌乱。
他甚至没有去看PPT,直接回答道:
“王总问到了要害。
灾备能力,尤其是金融级、能源级的容灾,确实是核心系统的生命线。
我们在设计之初,就确立了高于OraCle原方案的容灾目标。”
陈默略微停顿,清晰地说道:
“基于高斯数据库的‘同城双活’架构,依托我们自研的数据同步技术,可以实现RPO=0(数据零丢失),RTO<1秒(业务恢复时间小于1秒)。
对于异地灾备,根据网络延迟和带宽,RPO可控制在秒级,RTO<1分钟。
所有这些都是在我们自身的全球容灾体系中经过多次实战演练验证过的数据。
至于第三方权威认证......”
他操作电脑,调出一份带有CNAS(华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标志以及某国家级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印章的检测报告摘要:
“这是国内顶尖的信息安全测评机构对我们高斯数据库V3.0版本进行的全面测评认证报告。
其中就包括高可用和容灾能力的专项测试,全部指标达到或超过了金融级最高标准(A级)。
如果王总需要,会后我们可以提供报告的详细章节。”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数据准确,并且有第三方背书,直接化解了对方的刁难。
关键是这特么是陈默起家的玩意儿啊,当年在华兴的第一个金牌员工就是靠带业务容灾演练的核心成员拿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