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王尚书相邀

初夏的微风拂过京城,带来了荷塘初绽的清新气息。

太和殿上那场惊心动魄的自辩与“新式福船”图样的呈献,如同在沉闷的朝堂投下了一颗火种。

虽未立刻燃起燎原之势,却已让张时安这个名字,深深烙印在每一位权贵的心中。

危机化解,圣眷愈隆,但张时安深知,这并非终点,而是另一段更为复杂征程的起点。

这日散朝后,张时安正与三皇子在翰林院值房内低声商议着“新式福船”的一些细节。

一位身着礼部官袍的书吏恭敬地前来,递上了一封素雅的信笺。

“张修撰,我家尚书大人请您过府一叙,说是得了些新茶,请您品鉴。”书吏语气谦和,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

张时安接过帖子,落款正是礼部尚书王肃。他心中微微一动。

王肃在朝堂上虽属守旧派,与杨涟同气连枝,但此人向来以持重、爱才着称,在弹劾风波中并未亲自下场,态度暧昧。

如今突然相邀,所为何事?

李清泽在一旁看了,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低笑道:

“师弟,王老尚书这是要‘烧冷灶’了?他府上的茶,可不是那么容易喝的。

不过,此人门生故旧遍布朝野,若能争取,于我们大业有利无害。你去看看也好,只是……多加小心。”

张时安点头称是。他知道三皇子的意思,王肃此举,既有示好,也可能是一种试探。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便随那书吏前往王府。

王府坐落于京城西城,并非极尽奢华,却自有一种沉淀了数代书香门第的雍容气度。

青砖黛瓦,飞檐斗拱,门前两株古槐枝繁叶茂。

穿过几重院落,来到一处临水的花厅。

厅内布置清雅,四壁挂着名家字画,多是与山水清音相关,与杨涟府上那种充满道德训诫感的氛围截然不同。

王肃并未穿着官服,一身藏青色直裰,更显得儒雅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