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苏洵:我跟我俩儿一起考上的进士?

这是何等滋味!苏洵活了半辈子,自诩也算尝过些珍馐,可从未有过如此体验!仅仅是一口鱼汤,竟让他有种脱胎换骨般的舒畅感。

苏轼和苏辙早已等不及了。上次的滋味还记忆犹新,这次闻着似乎更胜一筹。

苏轼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大口,舒服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喟叹。果然,还是这个味道,不,好像比上次更加鲜醇,更加浓厚!

苏辙动作斯文些,但速度一点不慢。

一口汤下肚,那股熟悉的暖意再次包裹全身,熨帖得让人想叹息。

十二岁的苏小妹看看父亲,又看看两个哥哥,学着他们的样子,用小勺子小心翼翼地舀了一点送进嘴里。

下一刻,她那双原本就很大的眼睛猛地瞪得溜圆,小嘴微张,满脸都是难以置信。随即,她像是发现了什么绝世珍宝,立刻低下头,也顾不上烫,呼噜呼噜地大口喝起来,速度竟不比两个哥哥慢多少。

太好喝了!比阿娘做的糖蒸酥酪好吃一百倍!比元宵节的蜜饯好吃一千倍!

程宇好整以暇地看着这一家人的反应。

苏洵努力维持着一个长辈和文士的风度,但微微颤抖的手指,越来越快的喝汤频率,以及那不自觉吞咽口水的动作,都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苏轼苏辙兄弟俩已经完全沉浸在美味之中,头都不抬。

苏小妹更是喝得小脸红扑扑的,额头上甚至冒出了细密的汗珠,浑然忘我。

不过片刻功夫,四只碗都见了底,干净得像是被舔过一样。

苏轼意犹未尽地咂咂嘴,眼神渴望地看向陶锅。

苏辙也默默感受着体内那股温和流转的热力,回味着唇齿间的余韵。

苏小妹捧着空碗,眼巴巴地望着程宇,又看看那只还冒着热气的陶锅,眼神纯粹而直接。

苏洵放下碗,一张老脸罕见地泛起一丝红晕。他刚刚……竟然也差点控制不住想去舔碗底!瞥见儿子和小女那没出息的模样,他赶紧轻咳一声,掩饰自己的失态。

一家子,喝汤喝得整整齐齐。

小主,

程宇看着这幅景象,忍俊不禁,嘴角几不可查地微微扬起。

程宇看着苏家四人各异的神情,尤其是苏洵那努力维持镇定,却又难掩内心波澜的样子,心中了然。

这稻禾鱼汤的效果,远不止口腹之欲的满足,其内蕴含的温和能量,对凡人身体的滋养是实实在在的。

“先生这鱼汤……”苏洵定了定神,试图找回些许从容,声音却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不知是用何种鱼,何种方法烹制?竟有如此……神效。”

他想不出更合适的词。

“寻常河鱼罢了,略费些功夫。”程宇轻描淡写地带过,并未细说稻禾鱼的来历。

这态度,反而更让苏洵觉得高深莫测。

寻常河鱼?眉山附近的河鱼,他自问也尝过不少,绝无可能熬出这等滋味,更遑论那饮下后通体舒坦的奇妙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