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目标澳洲7

在宋天的全力支持下,华联建立了多个大型飞行训练基地,配备了最好的教练机和教官,甚至专门模拟各种空战场景,让飞行员进行高强度的对抗训练。

在这种全方位的后勤保障下,这些参战的华联飞行员虽然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但都有着数百小时的飞行训练时长,对于P-51D的性能挖掘得十分透彻。

他们熟悉每一个操作细节,能够做出各种高难度的飞行动作,只是在临场应变和战术配合上,比奥军飞行员稍逊一筹。

天空中的厮杀愈发激烈,双方一时间杀得难解难分。

奥军飞行员凭借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屡屡化险为夷,甚至多次击落华联空军的战机。

而华联空军则依靠着P-51D的性能优势和飞行员娴熟的技术,顽强抵抗,丝毫不落下风。

可战争的天平,终究会向实力更强的一方倾斜。

奥军部署在东帝汶前线的飞机总共不超过150架,其中战斗机只有不到100架,而且经过之前与日军的消耗,很多战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配件补充也十分困难。

空战爆发一个多小时后,奥军控制的机场几乎再也无法起飞新的战斗机了。

能够继续在空中作战的,只剩下那些从前线回航补充弹药油料的战机,而这些战机要么是弹药油料即将耗尽,要么是机身出现了损伤,不得不随时准备返航。

一名奥军飞行员驾驶着受伤的战机,机翼上还冒着黑烟,他咬着牙,朝着一架华联战机冲了过去,机枪不停地射击。

可就在即将击中目标的时候,他的战机突然失去了动力,引擎发出一阵刺耳的声响,随后便开始失控下坠。

他只能无奈地打开座舱盖选择跳伞,在半空中看着自己的战机坠入大海,激起巨大的水花。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联空军的源源不断的支援。

因为宋天这个“大挂B”的存在,华联在各前线机场的简易机库中储存了超过600架飞机,其中战斗机接近400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