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圣人之师!

孔丘无言以对,乃命子路传话,自己等人绕土城而过。

此局若是考较真实才学,败了也就罢了,可却是被一小童诡辩胜之,孔丘与众弟子都有些怏怏不快。

尤以子路,心中甚是不快。

继续东行,见路边一农夫锄地,子路便蓄意戏问:“农家做何?”

农夫答:“锄地。”

子路复问:“看你忙忙碌碌,不知手中之物日抬几度?”

农夫哪里知道,支支吾吾答不出来。

子路正窃喜,忽有项橐从后赶来,向子路说:

“我父年年锄地,自知手中之物日抬几度,先生行必乘车马,想必知马蹄日抬几度?”

子路解答不出,暗自羞愧。

这时,那车中,孔丘见项橐聪慧至此,起了爱才之心,欲收之为弟子。

又思及项橐乃是神童之属,必然心气高傲。

于是下得车来,向项橐说:

“我观你才智过人,必不一般,今你我各出一题,互为应对,胜者为师,如何?”

项橐眼珠子一转,立即答应下来:“好!”

又道:“不可戏我!”

孔丘笑曰:“吾是大人家,岂欺你小孩子家家?”

“放心罢,童叟无欺。”

此话一出。

项橐当即向孔丘一拜,说:“孔子先生请出题罢!”

孔丘道:“人生于世,皆托日月星辰之光,地生五谷,方养众多生灵,且问你来,天有多少星辰,地上多少五谷?”

项橐一笑:“这有何难?”

“先生不知:猛禽捕兔,尚尽全力。”

“今先生与我赌斗,却看不起我,想来合该是要拜我为师了。”

孔丘闻说此话,甚是惊异——那“猛禽捕兔,尚尽全力”的话,很是有哲理,不想居然是从这样一个小儿嘴里说出来!

然而不及孔丘多想。

下一刻,项橐便对孔丘的提问进行了解答:“天高不可丈量,地广不能尺度,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谷。”

顿了顿,见孔丘不语,复问说:“孔子先生,我答的可对?”

孔丘回过神来,说:“答得巧,算你对了。”

项橐便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人之体比地小,目之眉比天低,二眉生于目上,天天可见,人人皆知,夫子可知二眉有多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