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波未平:人心的动荡与猜疑蔓延
宰相谋反一案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朝廷和后宫中的余波却远未平息。大臣们表面上恢复了正常的朝堂议事,可私下里却依旧人心惶惶。每一次的眼神交汇,每一句不经意的交谈,都可能引发无尽的猜疑。
毛草灵深知这种人心的动荡对国家的稳定极为不利。她开始频繁地在朝廷中走动,与大臣们交流,试图安抚他们的情绪。然而,猜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很难轻易拔除。
在一次朝堂会议上,一位大臣突然站出来弹劾另一位大臣,称其与宰相可能有牵连。朝堂顿时炸开了锅,大臣们分成两派,争论不休。皇帝皱着眉头,看着这混乱的场面,心中烦闷不已。
毛草灵迅速站出来,大声说道:“各位大臣,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切不可随意猜疑和弹劾。宰相谋反是他个人的罪行,我们不能让恐慌和猜疑影响到朝廷的正常运转。”
虽然毛草灵的话暂时平息了这场风波,但她知道,朝廷中的信任危机已经形成,想要恢复如初并非易事。
后宫中也是一片暗流涌动。妃嫔们表面上依旧笑语盈盈,可暗地里却各自打着算盘。一些平日里与宰相家族有来往的妃嫔,更是整日提心吊胆,生怕自己被牵连进去。
一位位份较低的妃嫔找到毛草灵,哭诉着自己的无辜。毛草灵耐心地安慰着她们,可心中却明白,这些妃嫔中或许有人真的与此事无关,但也可能有人在暗中观望,等待着新的机会。
敌国动向:危机的外部阴影
在处理朝廷内部事务的同时,毛草灵和皇帝也没有忘记宰相勾结敌国这一重要线索。他们派遣了大量的密探,前往边境和敌国,探查敌国的动向。
很快,密探们传回了令人不安的消息。敌国似乎正在调集军队,边境线上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皇帝和毛草灵意识到,敌国很可能会趁着乞儿国内乱的时机,发动一场战争。
“陛下,敌国此举来者不善。我们必须做好应对的准备。”毛草灵忧心忡忡地说道。
皇帝点了点头,说道:“朕已经下令加强边境的防守,但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摸清敌国的战略意图。”
毛草灵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可以派遣使者前往敌国,表面上是为了修复两国关系,实则是探听虚实。同时,我们也要在国内做好战争的准备,征集粮草,训练士兵。”
皇帝采纳了毛草灵的建议,很快,一位经验丰富的使者便带着礼物和书信前往敌国。然而,敌国却以各种理由拖延接见使者,这让毛草灵和皇帝更加确信,敌国的战争意图十分明显。
国内筹备:战争阴影下的紧张动员
乞儿国开始了全面的战争筹备。朝廷发布了征兵令,号召年轻男子参军入伍。一时间,全国各地的青壮年纷纷响应,军队的规模迅速扩大。
毛草灵亲自参与到了军队的训练中。她将自己在战争中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士兵们,教导他们如何应对不同的战斗情况。在她的努力下,士兵们的士气高涨,战斗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朝廷也在积极征集粮草。官员们深入民间,劝说百姓捐献粮食和物资。毛草灵还想出了一个办法,设立了奖励制度,对捐献较多的百姓给予一定的官职和赏赐。这个办法果然奏效,百姓们纷纷踊跃捐献,国内的粮草储备逐渐充足起来。
然而,在筹备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官员利用征兵和征集粮草的机会,欺压百姓,中饱私囊。毛草灵得知后,立刻下令彻查这些官员,严惩不贷。她知道,只有保证国内的稳定和百姓的支持,才能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敌国阴谋:使者的遭遇与危机升级
派往敌国的使者终于见到了敌国的国王。然而,敌国国王却态度傲慢,对使者带来的礼物和书信不屑一顾。
“你们乞儿国宰相谋反,国内一片混乱,还想着与我们修好?简直是笑话。”敌国国王冷笑道。
使者试图解释,称宰相谋反只是个别人的行为,乞儿国依旧希望与敌国和平共处。但敌国国王根本不听,反而将使者扣押了起来。
消息传回乞儿国,朝廷上下一片哗然。皇帝大怒,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