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辰看着他的背影,“希望他别把牙膏当神药。”
阿楚听见耳边全是嗡嗡的议论声,睁开眼看见一群人围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说着什么。
晏辰挤进去,“道听途说,看来有谣言在传播。”
人群中,一个中年男人正在说:“听说城东的张家丢了一头牛,是被狐狸精偷走的!”
另一个人接着说:“我听说那狐狸精变成了美女,半夜去勾引张老三!”
阿楚忍不住开口:“你们亲眼看见了吗?”
众人转头看她,中年男人哼了一声:“大家都这么说,还能有假?”
晏辰拿出笔记本,“那第一个说的人是谁?他是怎么知道的?”
众人面面相觑,没人能回答。
“我知道,”一个小孩举手,“是李大叔说的,他说听王大婶说的。”
晏辰笑了,“那王大婶是听谁说的呢?”
经过一番追问,才弄清楚,原来是张家的牛自己跑丢了,被一个路过的商人送了回来,不知怎么就传成了狐狸精偷牛。
阿楚拍手,“看吧,谣言就是这么来的,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完全变样了。”
中年男人脸红了,“我……我也是听别人说的。”
晏辰合上笔记本,“以后听到什么,最好先问问是不是真的,别随便传。”
人群渐渐散去,有人边走边说:“好像是这么个理儿。”
阿楚对晏辰说:“有人说‘这两人是来普及传播学的吧’。”
晏辰笑了,“算是吧,至少这次没越描越黑。”
热浪扑面而来,阿楚刚站稳,就看见一群水牛趴在地上,大口大口喘着气,旁边的人还在煽风。
晏辰擦了擦汗,“吴牛喘月,看来是到了吴地,天气够热的。”
阿楚从包里翻出风扇,“你看那些牛,把月亮当成太阳了,所以才喘气。”
一个老农正拿着鞭子,看着水牛叹气:“这牛怎么回事,见了月亮也怕热?”
阿楚走过去,“大爷,这不是太阳,是月亮。”
老农抬头看了看天,“我知道是月亮,可它们以前不这样啊。”
晏辰指着水牛,“因为吴地夏天太热,水牛怕热,见了圆的东西就以为是太阳,所以才喘气。”
老农似懂非懂,“那怎么办?”
阿楚想了想,“给它们搭个棚子,让它们凉快凉快,再给点水喝。”
老农觉得有道理,赶紧招呼人搭棚子。
果然,水牛到了棚子下,喝了水,喘气声渐渐小了。
晚上,月亮升得更高了,水牛们安静地趴着,不再喘气。
老农对阿楚和晏辰竖起大拇指,“还是你们有办法。”
阿楚得意地对晏辰笑了笑,“听见没,有人说‘这操作可以,从根源解决问题’。”
晏辰刮了下她的鼻子,“小机灵鬼。”
一阵狗叫声传来,阿楚捂住耳朵,看见一群狗对着太阳狂吠,旁边的人却习以为常。
晏辰抬头看了看天,“蜀犬吠日,这里应该是蜀地,难得见太阳。”
阿楚数了数,一共有七八只狗,叫得嗓子都快哑了。
一个本地人笑着说:“这太阳难得出来一次,狗都不认识了。”
阿楚拿出相机拍照,“它们是不是很少见太阳,所以觉得奇怪?”
本地人点头,“是啊,我们这儿经常下雨,一年也见不到几次太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晏辰看着狗,“其实太阳很常见,只是这里天气特殊而已。”
正说着,太阳被云遮住了,狗叫声渐渐停了。
本地人哈哈大笑,“你看,它们不叫了。”
阿楚对晏辰说:“有人说‘这狗也太没见过世面了’。”
晏辰笑了,“换个角度想,它们对未知的事物保持警惕,也不是坏事。”
阿楚突然看见一个帅哥盯着晏辰看,顿时醋意大发,拽着晏辰的胳膊,“咱们走,别在这儿看狗了。”
晏辰不明所以,但还是跟着她走了,“怎么了?”
阿楚哼了一声,“那个男的老看你。”
晏辰笑了,捏了捏她的脸,“吃醋了?”
阿楚把头扭到一边,“才没有。”
远处的狗又开始叫了,因为太阳又出来了。
阿楚睁开眼,看见一群狗对着太阳狂吠,和刚才在吴地看到的情景有点像,但这里的山更多,雾气也更浓。
晏辰正在调整相机,“蜀犬吠日,看来是到蜀地了。”
一个穿着长衫的读书人站在路边,看着狗叹气:“都说蜀地少晴日,狗见了太阳就叫,果然如此。”
阿楚走过去,“先生说得对,不过这也不能怪狗,它们少见多怪而已。”
读书人笑了,“姑娘说得有理,就像有些人,没见过的东西就觉得奇怪。”
晏辰点头,“是啊,很多事情亲眼见过才知道,不能凭想象下结论。”
正说着,一个小孩跑过来,“先生,我家的鸡丢了,是不是被天狗吃了?”
读书人皱眉,“胡说什么,哪有天狗。”
阿楚想了想,“可能是跑到山里去了,我们帮你找找吧。”
几人刚走进树林,就听见鸡叫,原来那只鸡卡在树杈上了。
晏辰爬上去把鸡救了下来,小孩高兴得跳起来。
读书人感慨:“看来很多事不是我们想的那样。”
雾气越来越浓,渐渐遮住了他们的身影,只留下远处隐约的狗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