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改进措施的积极落实

“那就崩。”沈逸平静地说,“但崩一次,你就知道为什么需要它。”

当天下午,第二轮推演启动。场景设定为高强度遭遇战,五人小队被分割成两个作战单元。这一次,沈逸将陈宇列为唯一被屏蔽指令者。

战斗开始七分钟,敌方主力突然转向左翼。主坦血量骤降,治疗来不及回拉。

就在防线即将破裂的瞬间,陈宇从右翼脱离战团,斜插切入后排。他的走位没有经过任何沟通,却精准卡住了敌方法师的逃生路线。

技能连招释放完毕,他站在原地喘息。头盔里的提示音响起:【协防成功,反打完成】

回到控制室,他直接调出自己的行为记录。系统标注出三个关键决策点——两次变向、一次技能打断,全部与队友移动轨迹高度吻合。

“你怎么知道我会往那边撤?”他问刚摘下设备的主坦。

“我没想你会撤。”对方摇头,“我只是按规则打了标记。你要是没看见,或者不信,就不会过来。”

陈宇沉默片刻,转头看向沈逸:“你们什么时候开始监测这些的?”

“从第一次混沌训练。”沈逸调出一份建模报告,“系统在记录每个人的风险偏好、应激反应模式。你现在看到的‘默契’,其实是行为趋势匹配的结果。”

林悦在一旁轻声说:“就像我们新加的意图标记,不是命令,是提示。你接不接受,取决于你是否认同那个判断逻辑。”

陈宇没再反驳。他低头翻看自己的数据模型,发现有三次行动预判准确率超过82%——那正是他完全依赖直觉做出选择的时刻。

傍晚,最后一轮测试开始。

场地切换为多层立体战场,信号干扰强度提升至90%。五人小队被随机分配为三人组与双人组,任务目标动态变更三次。主控台全程静默,无任何外部指令介入。

战斗进行到第十一分钟,双人组在高层平台遭遇伏击。一人倒地,另一人被迫后撤。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