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斗云歪歪斜斜,如同风中残烛,载着油尽灯枯、心沉深渊的孙悟空,终于跌跌撞撞地闯入了南海普陀山紫竹林的地界。
紫竹摇曳,梵音袅袅。潮音洞前,祥云霭霭。孙悟空几乎是滚落云头,踉跄着扑倒在洞前石阶之上,浑身浴血,气息奄奄,唯有那双火眼金睛中燃烧着最后一丝倔强的火焰。
“菩萨!菩萨救命——!!” 他嘶哑的呼喊带着无尽的悲怆与绝望,在幽静的紫竹林中回荡。
洞门无声开启。善财龙女引他入内。莲台之上,观世音菩萨宝相庄严,手持净瓶杨柳,目光平静地落在狼狈不堪的孙悟空身上,似乎早已洞悉一切。
孙悟空挣扎着跪伏在地,强撑着将五庄观之事原原本本道出:八戒偷果,灵胎悲鸣遁土;镇元子震怒,袖擒师徒;他怒断灵根,灵胎尽殇;三岛求方,处处碰壁;师父师弟危在旦夕,万般无奈,唯有来求菩萨慈悲!
他声音嘶哑,字字泣血,说到那灵胎悲鸣与灵根断折时,眼中竟有金泪滚落!那非是惧死之泪,而是对无辜灵胎的愧悔,对自身暴行的痛楚,对师父师弟的担忧!
菩萨静静听完,面上无悲无喜,唯有一声轻叹,如同春风拂过寒冰:“悟空,你可知那人参果树,乃天地混沌灵根?其果所化灵胎,秉先天乙木精粹与万寿山地脉母气而生,亿万年方得孕形,视同生灵?”
孙悟空以头触地,哽咽道:“弟子……弟子当时被怒火冲昏了头!只恨那镇元子囚我师徒如畜,又……又想起那灵胎悲鸣,心中恨极!铸下大错!弟子知罪!万死难赎!只求菩萨大发慈悲,救活灵根灵胎!救救我师父师弟!弟子愿受一切责罚!”
菩萨微微颔首,目光深邃:“那镇元子乃地仙之祖,神通广大,与我也有一番故旧。他视灵根如命,灵胎如子。你断他灵根,殇他灵胎,此仇此恨,倾尽三江五湖之水亦难洗清。”
孙悟空闻言,心沉谷底,浑身冰凉。
“然,” 菩萨话锋一转,声音中蕴含着一丝悲悯,“万物有灵,皆有一线生机。灵根虽断,本源未绝;灵胎虽殇,灵性未泯。念你师徒西行取经,关乎三界众生福祉,更念那玄奘一片赤诚佛心……”
菩萨玉手轻抬,掌中羊脂玉净瓶微倾。瓶中那根青翠欲滴的杨柳枝,轻轻蘸起一滴晶莹剔透、散发着无尽生机与净化之力的甘露。
“悟空,且随我来。” 菩萨声音温和却不容置疑。
孙悟空心中狂喜!如同绝境中见到曙光!挣扎着爬起,紧随菩萨莲台之后。
万寿山,五庄观。
死寂笼罩。后园废墟之上,断折的人参果树如同巨人的残骸,凄凉地横卧着。青玉色的灵浆早已流尽,断裂处只剩下干枯黯淡的茬口。树下,散落着二十余枚失去光泽、如同僵硬石雕般的“婴儿”果子,死气沉沉,再无半分生机。清风明月红着眼眶,如同守灵般枯坐一旁,眼中充满了刻骨的仇恨与绝望。
镇元子独自立于断树之前,背影萧索。他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那干枯的树干,感受着其中残存的、微弱到几乎无法察觉的乙木本源气息,以及那彻底消散的树灵印记。一股深沉的悲凉与无法化解的怒意,如同寒冰般冻结在他周身。
“大仙。” 一个清越平和的声音打破了死寂。
镇元子缓缓转身。只见观音菩萨足踏莲台,手持净瓶杨柳,悬于半空。孙悟空紧随其后,虽面色苍白,却强撑着挺直腰背。
“菩萨?” 镇元子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化为更深的冰冷,“此来何为?莫非是为这泼猴说情?” 他目光扫过孙悟空,如同利刃。
菩萨微微欠身:“大仙息怒。贫僧此来,非为说情,乃为解厄。”
“解厄?” 镇元子冷笑一声,指向那断树残骸,“灵根已断,灵胎尽殇!本源溃散,灵识湮灭!此乃泼猴亲手所为!此厄如何解?莫非菩萨有那颠倒乾坤、起死回生之能?!”
“乾坤不可逆,生死自有道。” 菩萨声音依旧平和,“然,天道尚存一线生机。灵根虽断,其根深植地脉,一点先天乙木灵性未绝。灵胎虽殇,其形尚存,散逸的灵性碎片犹在天地之间徘徊,未曾彻底归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