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广州那边不少食品厂都开始建立质量追溯和留样检测制度,每一批产品都有记录,出了问题能查到根子上。我觉得这对保证咱们腐乳品质的稳定性很有好处。”
“这个有必要!”马主任肯定地点点头,“食品安全是头等大事。这个制度咱们要尽快建立起来,你牵头弄个章程。”
王超顿了顿,又提到一个更具体的想法:“我在化工厂还看到一种叫‘食用香精’的东西,用量很少,就能给食品增添不同的风味。我在想,咱们的腐乳口味是不是太单一了?如果能试着开发一两种新口味,比如微微带点辣味的,或者用特殊香料处理的,说不定能吸引更多顾客。”
马主任沉吟了一下,没有立刻表态:“这个……涉及到配方改动,得慎重。可以先让何师傅他们小范围试验一下,看看效果。”
王超明白马主任的顾虑,新产品有风险。他见好就收,没有继续深入。
汇报持续了一个多小时。马主任对王超提出的包装改进和质量管理制度非常赞同,当场就让他尽快拿出具体方案。对于产品创新,态度则相对谨慎。
从办公室出来,王超心里已经有了清晰的计划。明面上的工作,就是推动标签升级和建立质量管理制度,这两件事符合政策导向,风险低,见效快。他回到自己的办公桌,立刻开始起草《南水食品厂产品质量追溯与留样检测暂行规定》的初稿。
下午,他抽空去了一趟县物资局,找到赵科长。
“赵叔,我回来了。”王超将那一小盒精心包装的英德红茶放在赵科长办公桌上,“一点心意,广州带的,感谢您之前的关照。”
赵科长看到王超,很是高兴,打开茶叶盒闻了闻:“好茶!香!这趟出去辛苦了,听说你们考察很顺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托您的福,学到很多东西。”王超在赵科长对面坐下,简单聊了聊广州之行的概况,然后看似不经意地提起,“赵叔,我在广州看到他们那边的工厂,设备材料比咱们的先进不少。特别是五金厂的那种不锈钢,耐腐蚀性好,要是咱们的设备能用上这种材料,寿命肯定能延长不少。”
赵科长经营物资局多年,对各类材料的特性自然了解,他点点头:“是不错,但那种材料计划内指标紧俏,不好搞啊。这事你跟老马提了没?”
“提了,马主任也觉得好,就是担心材料不好弄。”王超顺着话头说,“赵叔您门路广,不知道有没有办法搞到一点,哪怕先小批量试用一下也行。”
“我想想办法。”赵科长沉吟片刻,“地区物资局那边我倒是认识人,可以问问看。不过就算有,量也不会大,价格可能要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