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里的粥还在微微晃荡,陈砚舟把木勺靠在锅边,没擦手,直接从围裙兜里掏出那支战术笔,拧开又拧上,动作轻得像在拆解什么精密仪器。许铮站在案板前,正跟一团发硬的面较劲,眉头皱得死紧。
“别使那么大劲儿,”陈砚舟说,“你这是打架的力道,不是擀面的。”
许铮哼了一声:“当年在部队,包饺子比拼刺还紧张,慢了就抢不上热乎的。”
“现在不是抢上了?”陈砚舟走过去,伸手按住他手腕,“听我的——手要松,心要定,面皮才听话。你要是把它当敌人,它就跟你较劲。”
许铮试着放松,手腕一抖,面团虽然歪了点,总算没裂。他咧嘴笑了下:“这玩意儿……还挺讲道理?”
“厨房里没秘密,”陈砚舟退后一步,“你心里想什么,菜都知道。”
话音刚落,后门“哐”一声被撞开,冷风卷着几片落叶冲进来,宋小满提着刀匣站在门口,旗袍下摆沾着泥点,脸色发白。
“让我切点东西。”她说,声音有点抖。
许铮一愣,下意识让开位置。陈砚舟没拦她,只问:“切什么?”
“土豆。”她解开刀匣,抽出最细的柳叶刀,“就普通的土豆丝。”
陈砚舟看了她一眼,没多问。这种时候,人要的从来不是一道菜,而是个出口。
宋小满抓起一个土豆,削皮、切片、叠放,动作利落得像在完成什么仪式。刀起刀落,细丝飞溅,快得几乎看不清影子。许铮看得直咽口水:“这手法,比我当年拆枪还利索。”
可切着切着,空气变了。
不是香味,也不是声响,是那种说不清的“静”——灶火没灭,风扇照转,可整个后厨像是被按了暂停键。
陈砚舟眯起眼。
那些飘在空中的土豆丝,本该散落一地,却开始缓缓旋转,像被无形的手排列组合。一根接一根,悬在半空,拼出七个字:
陈家祖传锅铲不传外姓人
许铮张着嘴,忘了合上。他伸手想去碰,手指还没碰到,丝线轻轻一颤,整句话像被风吹散的灰,簌簌落下,堆在盘子里,金灿灿的,跟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你……看见了?”陈砚舟问。
许铮点头,又摇头:“我是不是眼花了?刚才那字……”
“我没动。”陈砚舟盯着那盘土豆丝,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宋小满已经收了刀,靠墙站着,呼吸急促,额头冒汗。她自己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觉得刚才那一阵,脑子里全是小时候的画面——父亲逼她背《淮扬刀谱》,母亲躲在厨房偷偷塞给她一块糖糕,说“丫头,手艺是你的,命得自己攥”。
她抬头看陈砚舟:“我是不是……惹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