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报道终章 唐绾获终身成就

穿校服的女孩话音刚落,许铮已拎着防暴棍从后厨缓步走出。他今日穿着那件特制的黑色围裙,心味·守护四个字端正地印在胸前,与机械义肢相映成趣。此刻的他,不像个保镖,倒像是这家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陈砚舟没有回头,只是温和地对女孩说:今天不做会发光的馒头,改做锅贴。

女孩怔了怔,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纸条,又抬起头:那......锅贴也能让人开心吗?

比开心还要多一分暖意。陈砚舟掀开锅盖,热气蒸腾而起,他用铲子轻巧地翻动着金黄的锅贴,真心锅贴,尝过的人,有时会想起某个重要的人。

女孩眨了眨眼,还是走了进来,在靠门的位置坐下等待。

店里刚安静下来,门口的风铃忽然急促作响。正在揉面的宋小满手上一顿,抬眼望去——一辆黑色轿车停在巷口,车门打开,一群记者簇拥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来。相机闪光灯此起彼伏,快门声连成一片。

余昭昭立刻关掉了手机直播。

唐绾背着相机走在人群后方,步履轻盈。她今日没穿惯常的棉麻裙,而是换了条深色长裤,颈间的银汤匙项链被风吹得从衣领里滑了出来。

陈砚舟擦净双手,推门而出。

一时间无人说话。记者们举着设备,屏息等待着什么。

陈砚舟微微一笑:您来得正好,锅贴刚出锅。

老人愣了愣,接过递来的小碟子,上面整齐排列着六枚锅贴,底部焦黄酥脆,泛着诱人的油光。

他夹起一个,轻轻咬了一口。

牙齿触碰到外皮的瞬间,他的动作停滞了。眼睛缓缓睁大,喉头微动,仿佛咽下的不是食物,而是某种尘封已久的记忆。

片刻后,他放下筷子,声音略显沙哑:这个味道......我已经几十年没尝到了。

四周顿时安静下来。

我写第一篇调查报道那天,凌晨三点才收工,街边摊有位老伯给我煎了张饼。当时身无分文,他说算了,年轻人不容易。那饼虽然糊了边,却格外香。老人抬手拭了拭眼角,这锅贴......就是那个味道。

人群中静默数秒,随后不知谁先鼓起掌来,很快掌声连成一片。

宋小满站在后厨门口,手里还捏着一团面。余昭昭重新打开手机,悄悄录了一段视频,未加标题就直接上传。

唐绾静立不动。她站在人群最后,看着陈砚舟接过空碟,低头擦拭,放回托盘。

记者们涌上前来,话筒纷纷对准她。

唐记者,终身成就奖颁给您实至名归!能谈谈是什么支撑您坚持了十年吗?

她没有立即回答,目光落在厨房里那个忙碌的背影上。陈砚舟正在调制馅料,手腕转动的姿势沉稳有力,像是在完成一件极其重要的事。

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她终于开口,每次想要放弃时,我就会来这里点一碗青菜羹。它从不讲大道理,只是让我记得最初为何出发。

有人注意到她包里露出的药瓶一角,迅速调整镜头。但她并未回避。

但今天我想说——这个奖不该只属于我一个人。她抬起头,声音清晰坚定,是因为有人一直为我准备热腾腾的饭菜,我的心才没有冷却。

她望向陈砚舟:谢谢你,用一道道菜让我明白,真相不该冰冷,人心不该坚硬。

陈砚舟的手顿了顿,没有回头,继续搅拌着馅料。

记者追问:那您认为,新闻和美食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唐绾说,它们都需要真心。没有真心,报道只是材料的堆砌,饭菜只是热量的供给。但一旦倾注了真心,就能让人铭记一生。

老人听完,拄着拐杖走近餐馆门口,仰头端详那块历经风雨的招牌。

你们这里做的不是普通的饭菜。他说,而是为这个时代留下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