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吴越余烬 (公元前584年 夏)

就在晋国内部为瓜分郑国遗产而暗流涌动之际,东南之地,被世人认为已随夫差身死、姑苏焚毁而彻底沉寂的吴越故地,并未如表面那般死寂。旧日的仇恨与新的野心,如同灰烬下的火星,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里,正悄然复燃。

太湖深处,一座偏僻的渔岛之上。这里远离越国主要控制区,岛民多以捕鱼为生,生活闭塞。然而,在岛屿中心一处隐蔽的山谷内,却聚集着数百名神情彪悍、与寻常渔民截然不同的男子。

为首者是一名年约二十出头的青年,名唤夫概。他身形挺拔,面容依稀有着昔日吴王室的轮廓,眼神中却燃烧着与年龄不符的刻骨仇恨。他正是吴王阖闾的庶孙,夫差的侄儿。当年姑苏城破,夫差自刎,吴国王族几乎被越国屠戮殆尽,唯有当时年幼的夫概,在几名忠心耿耿的吴国老臣拼死护卫下,侥幸逃出,辗转藏匿于此。

“少主,”一名脸上带着刀疤的老臣,也是这群遗臣的首领胥门巢,沉声禀报,“越贼勾践,如今正与楚国对峙,其国内兵力多调往西境。会稽、吴地守备,较往年空虚。”

另一名臣子道:“我等潜伏多年,联络旧部,如今岛上已有敢战之士五百余人,皆是对越人恨之入骨、愿随少主复国的忠勇之辈!且我们在太湖周边,乃至故吴之地,尚有一些隐藏的据点和支持者。”

夫概抚摸着腰间一柄样式古朴的短剑,那是他父亲,也就是吴国某位公子留下的遗物。他的声音冰冷而坚定:“勾践老贼,灭我国祚,戮我宗亲,此仇不共戴天!我夫概苟活至今,只为二字——复吴!”

他目光扫过眼前这些风霜满面却眼神炽热的旧臣:“越人势大,我等不能硬撼。但勾践将注意力投向西方,便是我等的机会!胥门巢!”

“臣在!”

“你带精干人手,分批潜入会稽周边,散播谣言,言楚国即将大举东进,越国前线不利,动摇其民心军心。同时,寻找机会,袭扰越国往西线运输粮草的小股队伍,不必求胜,但求制造混乱,让勾践后方不宁!”

“领命!”

“其余人等,加紧操练,打造兵器。我们要像水鬼一样,在越国这头巨兽的身后,一点点撕咬它的皮肉!终有一日,当它疲惫、当它流血过多之时,便是我等亮出獠牙,光复故国之日!”

吴国的遗孤,并未放弃复仇与复国的梦想。他们如同潜伏在阴影中的毒蛇,等待着给予越国致命一击的机会。

越国在勾践的统治下,奉行的是高度集权和严刑峻法。为了支撑不断扩张的军事行动和庞大的官僚机构,赋税徭役极其沉重。尤其是吞并吴国旧地后,对原吴地百姓的盘剥更为严酷,视其为二等臣民,动辄加以歧视和压迫。

“大陵之盟”后,越国虽得了昭关,但与楚国的紧张对峙,使得军费开支有增无减。勾践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原吴地,加征“防楚税”,并强征更多青壮入伍或服徭役,修筑堡垒、转运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