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激烈交火卷入。恐惧依然存在,但严格的训练和求生的本能压倒了恐惧。
诺琳娜紧握着刚刚从腿部枪套中拔出的爆能手枪,现在学员们被允许在授权后使用副武器,她深吸一口气,在脑海中调动自己在军事训练中领悟的的要点。一个机器人利用货箱作为掩体,试图用某种钻头工具攻击一名队员的腿部。诺琳娜下意识地举枪、瞄准、击发!一道红色的光束命中了机器人的手臂穿透而过,打在它身后的舱壁上,留下一个灼烧的印记,同时将机器人的那条手臂整个废掉。虽然未能一枪毙命,但成功吸引了它的注意力,为队友创造了反击机会。那名队员回头对她快速竖了下大拇指,随即一个点射解决了目标。诺琳娜的心跳如鼓,但一种参与感混杂着后怕的情绪涌上心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卡缇娅几乎完全趴在了引擎控制台上,双手在虚拟键盘上快得出现了残影,与试图引发过载的机器人进行着激烈的电子攻防战,嘴里还飞快地念叨着外人听不懂的代码术语。同时,她还能分心操作腰间的爆能手枪,看也不看地对着身后盲射,逼退了一个试图靠近的机器人,虽然因为盲射一枪没中,但至少气势十足。“搞定!过载程序终止!物理锁死引擎核心!”她最终大喊一声,然后才长出一口气,抓起爆能步枪加入了正面交火,这一下可把武装大师卡缇娅最擅长的天赋展现出来了,没有谁比卡缇娅更了解武器和机械,于是卡缇娅专打机器人的关节和传感器。
斯特瑞尔则展现了她冷静的战术头脑。她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急于开火,而是利用货箱的掩护不断移动,观察着机器人的行为模式。他发现这些机器人似乎会优先攻击威胁最大,开火最频繁的目标,并且会尝试保护通往隐藏货舱的通道。她通过通讯频道简短报告:“注意,它们在保护东侧通道,可能还有重要物品或逃生路线。” 这个信息立刻被李上尉采纳,调整了部署。斯特瑞尔自己则在一个机器人专注于和一名老兵对射时,从侧后方一个精准的点射,打穿了它的动力核心。
诺维米娅则更像一个战场分析员。她手持多功能扫描仪,不断扫描着交火区域的能量流动和机器人的信号特征。“注意!三点钟方向舱壁后有能量聚集!可能是另一个隐藏武器!”她的预警让小队及时规避,下一秒,一道高温切割光束融穿了那里原本位置的舱壁。她还发现机器人的攻击似乎有模式可循,每当它们光学传感器闪烁特定频率时,接下来三秒会有一个短暂的僵直,她立刻将这个信息共享,队员们抓住这些瞬间,效率大增。
战斗激烈但短暂。这些训练机器人毕竟不是专业的战斗型号,在装备精良、配合默契且被授权使用致命武力的星际军陆战队员面前,抵抗迅速被粉碎。
爆能束的嘶鸣声逐渐停息,取而代之的是电流的噼啪声、金属冷却的扭曲声以及倒地的机器人残骸偶尔发生的短路爆炸声。空气中弥漫着臭氧、熔融金属和某种化学冷却液刺鼻的气味。
“区域肃清!”
“引擎室安全,威胁解除!”
“货舱安全,所有敌对目标已被清除!”
“舰桥安全!”
各小组陆续报告。陆战队员们开始谨慎地检查每一个倒地的机器人,对任何还有动静的补上一枪,然后给那些彻底失去行动能力的、或者一开始就举手投降的机器人,为了训练的真实性,确实有几个模拟“投降”程序的机器人,它们被戴上特制的磁性束缚手铐和能量抑制器,彻底剥夺其行动能力。
伤亡方面,得益于纳米作战优秀的防护和及时的火力升级,只有几名陆战队员受了些连轻微伤都算不上的小攻击,主要是被工具砸中,被网住摔倒导致的,以及一名队员被等离子切割刀擦过手臂,万幸的是STAR-15纳米作战服相较于STAR-4经过了数次升级,强大的防护能力确保未伤及肉体,只需要简单的维修一下纳米服即可。
李上尉看着一片狼藉的通道和那些被制服的机器人,按通讯汇报道:“不屈号,这里是黑鹰一号。登舰行动完成。所有抵抗已被镇压,目标舰船已被完全控制。我方轻伤数人,无重伤或阵亡。击毁训练机器人二十一具,俘虏……看起来大概十具。发现了大量违禁品。请求下一步指示。”
“收到,黑鹰一号。干得漂亮。”老上校的声音传来,“已呼叫指挥部派出回收船。留守现场,确保证据安全,等待交接。”
大约一小时后,一艘体型较小、但看起来更加敦实的“执法者”级巡防舰脱离了跃迁,缓缓靠近并与“鹈鹕号”对接。一队穿着涂装不同的STAR-15纳米作战服、带着专门设备的回收部队登上了“鹈鹕号”。
带队的回收部队军官是个看起来就很干练的中年女士,她与李上尉互相敬礼后,看着满地的机器人残骸和那箱依旧耀眼的铂金条,忍不住吹了声口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