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神机营—皇帝的牢笼

封侯拜将的喧嚣与热潮,在京师这座巨大的名利场中仅仅持续了数日,便被新的话题与暗流所取代。镇北侯府的门槛几乎被各路访客踏平,而侯三呈上的那份详尽到令人心惊的礼单分析,也早已通过秘密渠道,摆在了紫禁城内那位年轻帝王的书案之上。

顾昭很清楚,自己呈上去的不仅仅是一份礼单,更是一份投名状,一份清晰地表明自己立场与忠诚的宣言。他将自己置于百官勋贵的对立面,只为成为皇帝手中那把最纯粹、最锋利的剑。而现在,皇帝似乎已经决定,要用这把新剑,去劈开一块最硬的顽石。

就在封侯大典后的第三天,一纸来自内廷的密诏,将顾昭单独召入了乾清宫。

冬日的暖阳透过格窗,在金砖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御用龙涎香的醇厚气息,温暖而宁静,却也透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威严。崇祯皇帝换下了一身龙袍,穿着一身明黄色的常服,显得少了几分九五之尊的疏离,多了几分家常的亲近。他亲自赐了座,这对于一个外臣而言,是天大的荣宠。

“顾卿,”崇祯的目光中带着一种混杂着期许、信任与某种不易察觉的急切,他缓缓开口,声音在空旷的暖阁中显得格外清晰,“朕将你留在京师,并非只是为了酬功,更是有大任要托付于你。”

顾昭立刻起身,躬身道:“臣乃陛下家臣,但凭陛下驱使,万死不辞。”

“坐,坐下说。”崇-祯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他从御案上拿起一枚沉甸甸的,以黄杨木雕刻而成的猛虎符节,那虎符在日光的映照下,仿佛闪烁着噬人的光芒。“顾卿,京营三大营,乃拱卫京师,护卫社稷的根本。其中,神机营乃国之利器,专司火器,成祖时曾以此横扫漠北,威震天下。然,沉珂已久,积弊丛生,如今早已不堪大用。”

说到此处,崇祯的眼中闪过一丝痛心与无奈,这并非伪装,而是作为一个励精图治却又处处受制的皇帝,最真实的情感流露。“朕将这神机营的提督虎符交给你,并授你京营总教习之职,节制三营操练事宜。朕希望你,能用在宣府练镇北军的法子,为朕……为大明,重新练出一支真正的神机劲旅,让他们成为朕最信赖的羽林卫!”

这番话语重心长,充满了帝王对一个臣子最极致的信任与托付。顾昭双手接过那枚冰冷而沉重的虎符,心中却并未有多少激动,反而升起一股彻骨的寒意。

神机营?京营总教习?

这听起来是何等显赫的权位!手握京师最精锐的火器部队,名义上更可督导整个京营的训练,这几乎等同于将半个京城的防务交到了他的手上。然而,顾昭在边镇多年,对京营的腐败与糜烂早有耳闻。那是一个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大泥潭,里面盘踞着无数的勋贵子弟、关系户和贪婪的蛀虫。崇祯将这样一个烂摊子交给他,看似是天大的恩宠与信任,实则,却是将他推到了一个火山口上。

他这是要自己去得罪整个京城的勋贵集团,去动那些二百年来盘踞在大明躯体上吸血的蛆虫们的奶酪。这比在德胜门外与数万后金铁骑正面厮杀,还要凶险百倍。

但他没有选择。他叩首领命,声音沉稳如初:“臣,领旨!必不负陛下所托,为陛下练出一支无敌强军!”

“好!好!朕果然没有看错你!”崇祯龙颜大悦,仿佛已经看到了神机营焕然一新,成为他手中无坚不摧的利剑的那一天。

辞别了皇帝,顾昭手握虎符,走出紫禁城。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却驱不散他心中的寒气。他没有回那座富丽堂皇的侯府,而是直接带着王五等十余名亲卫,快马加鞭,直奔位于京城西郊的神机营大营。

一路上,王五兴奋得满脸通红,他一边策马紧跟在顾昭身侧,一边粗声粗气地说道:“大人,不,侯爷!神机营提督啊!那可是京城里最威风的官了!听说里面全是玩鸟铳火炮的好手,这下咱们可算是有自己的好家伙用了!看以后谁还敢跟咱们镇北军叫板!”

顾昭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催动着战马。镇北军的严明军纪,是在尸山血海中用军法与荣耀浇筑而成的。那里的每一个士兵,都知道为何而战,敬畏军法,也信赖主将。可神机营……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神机营大营的辕门,倒是修得气派非凡,两尊巨大的石狮子镇守门口,门楣上悬挂着“神机营”三个烫金大字,依稀还能看出当年的赫赫威风。然而,当顾昭一行人走近时,那股腐朽的气息便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