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样一来,顾青荷是一个铜板的收入都没有,还不如拿钱让孟月乐来试试。
至于她小妹顾青莲那边,这两年她也加大了养蚕规模,她自己家的蚕都养不过来。再加上去年又生了一个儿子,她很忙的。
宋老爹又要忙春耕,再加上他不懂养蚕,养蚕这一块,顾青荷是真没人了。
原本还有一个厉害的姑娘,陈小紫来着,但是今年她也离开宋家,嫁了去了。
她姐姐陈小红嫁给了许家公子,就是腿有残疾那个,后面生了两个儿子。
妹妹陈小紫这些年一直在宋家做工,因为有她姐姐跟宋家挡着,她那个爹跟继母也不敢上门来找茬,问她要工钱。
这般顺畅的日子过了几年后,陈小紫也来到了适婚年龄,顾青荷虽然对她很重视,也有培养她的意思,但她却不愿意耽搁下去了。
于是便在她姐姐的安排下,带着多年积攒的工钱,嫁给了隔壁村的一位读书人。
对此,顾青荷也不能说好还是不好的,人生就是一场历练,好与不好都是经历。
不过既然陈小紫做出了选择,那么顾青荷自然是要尊重她的,给了她工钱便放她离去了。
顾青荷查完账,心里踏实了不少,这一季养蚕收益不错,除去赋税跟孟月乐的工钱,账面上依旧还有一万九千贯钱。
孟月乐确实把事情办得稳稳当当。
而她啥也不管,躺着就有一万九千贯钱入账,她也是相当爽的一批。
不过日后,她却不能随意使唤孟月乐了,没办法,孟月乐这丫头前段时间怀孕了,目前正在养胎,日后要带娃根本没时间。
顾青荷从京城回来后,特意选了两支上好的人参,因为是野人参年份不算高。
但用来做药膳还是很滋补的,只是不能大补,以免药效太强给补过了头。
至于其他的麝香、雪蛤、鹿茸这些东西,顾青荷没给,因为大部分都在府城变卖了。
八千贯钱进的货,运回益州一边卖,她还赚了一万二千贯,能在京城买一套宅院了。
合上账本后,顾青荷又开始思索主持养蚕的人选。
她总不能一直再呆金秋村那里都不去吧,万一她有事需要离开,养蚕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