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不一样?”汪言端起温热的牛奶喝了一口,甜度刚好,驱散了喉间的干涩。
“嗯……”茜茜歪着头,很认真地想了想,“以前在《黑衣人》里,他像……像会发光的电灯泡!现在,”她指了指屏幕里威尔沉静的眼神,“像……壁炉里的火?暖暖的,安安静静的,但是很厉害的样子。”她努力寻找着合适的词汇,形容得稚嫩却精准。
汪言眼底掠过一丝笑意。少女的观察力,有时敏锐得惊人。“他演了一个很厉害的父亲。”汪言简单解释。
“哦。”茜茜点点头,目光落在汪言布满红血丝的眼睛和下巴上新冒出的青色胡茬上,小眉头微微蹙起,“汪言哥哥,你剪的这个电影……也会让你很累吗?像上次剪朱诺姐姐那样?”
“还好。”汪言不想让她担心,轻描淡写地带过,“快完成了。”
茜茜没说话,只是默默地把那碟司康往汪言手边又推了推,然后安静地退到一旁的旧沙发坐下,从帆布书包里拿出课本和作业本,摊在膝盖上写了起来。她没有像以前那样叽叽喳喳地追问,也没有吵闹,只是用这种安静的陪伴,表达着她的关心。
剪辑室里只剩下磁带机规律的沙沙声、汪言偶尔敲击键盘或拖动轨迹球的声音,以及茜茜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一种无声的默契在空气中流淌。汪言偶尔抬眼,能看到少女低垂的睫毛在屏幕微光下投下浅浅的阴影,神情专注。她长大了,不再是那个需要时刻黏着他、用哭闹表达不安的小女孩,而是学会了用更细腻的方式,靠近他,理解他。
两周后,纽约,狮门影业会议室。
空气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巨大的投影屏幕上,是北美四大院线联盟(AMC、Regal、Cinemark、Cineplex)负责人的视频窗口。弗兰克·古斯塔站在屏幕前,像一头被逼到悬崖边的雄狮,领带扯得歪斜,额头青筋暴跳。
“2976家?圣诞节前一周开画?古斯塔先生,你是在开玩笑吗?”AMC的代表,一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中年男人,声音冰冷,“《绿里奇迹》有汤姆·汉克斯!有史蒂芬·金!《苹果酒屋法则》有托比·马奎尔,有哈维·韦恩斯坦的金字招牌!你们狮门有什么?一个刚刚搞砸了超级大片的威尔·史密斯?和一个……十八岁的导演?”他刻意加重了“十八岁”三个字,语气里的轻蔑毫不掩饰。
“我们有这个!”古斯塔猛地一拍桌子,遥控器指向屏幕切换。汪言剪辑的《当幸福来敲门》首支正式预告片开始播放。
温暖如蜜糖的滤镜下,旧金山的街景带着怀旧的金黄。威尔·史密斯抱着儿子在收容所排队,低头时眼神温柔而疲惫;他提着扫描仪在街头狂奔,汗水浸透衬衫;地铁厕所里,他捂住儿子耳朵时,一滴泪无声滑落;证券公司里,他穿着沾满油漆的廉价西装,对着面试官,用尽全身力气说出:“我是这样的人,先生,如果你问的问题我不知道答案,我会直接告诉你‘我不知道’。但我向你保证,我知道如何寻找答案,而且我一定会找到答案。”画面最后定格在他获得录用后,走出大楼,沐浴在阳光中,那个混合着泪水与无尽希望的笑容。
背景音乐是舒缓的钢琴与童声哼鸣,如同冬日暖阳。屏幕下方打出血红色的大字:
当幸福来敲门
这个圣诞节,让温暖回家
1999.12.22 全美上映
预告片结束,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寂静。视频窗口里,几位院线代表脸上的轻蔑和质疑,明显松动了一些。
“煽情的小把戏。”Cineplex的代表,一个妆容精致的金发女人撇撇嘴,“圣诞档需要的是合家欢!是爆米花!是笑声!你这部片子基调太沉重了!无家可归?厕所过夜?这算什么圣诞礼物?”
“这他妈就是最好的圣诞礼物!”古斯塔咆哮起来,唾沫星子几乎要喷到摄像头上,“看看你们周围!看看报纸!经济在复苏,但多少人还在挣扎?多少家庭渴望一点希望?一点光?《当幸福来敲门》讲的就是这个!它不沉重!它是在绝望里开出的花!是告诉你,就算跌到谷底,只要你不放弃,幸福他妈的总会来敲你的门!这才是真正的圣诞精神!不是那些虚假的铃铛和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