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风过洱海夜:千禧一代的集体回忆杀

陈墨则紧抿着唇,带着属于他那个年纪特有的自尊和一点点被戳中痛处的自卑与迷茫:“出去?出去了就能改变什么吗?外面的世界你以为就那么好?”

大雨倾盆而下,雨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滑落,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汪言将陈墨那种既心疼苏清浅,又对自身境遇感到无力,更害怕失去对方的复杂情绪演绎得丝丝入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艺菲也将苏清浅内心的挣扎和那份不甘平淡的倔强表达得淋漓尽致。

两人最后在大雨中的分道扬镳,没有声嘶力竭的控诉,只有沉默的转身,和背影中传递出的深深遗憾和无奈。

那份属于青春的、纯粹却最终错过的遗憾感,瞬间击中了在场无数人的心,无论是哪个年龄段。前排甚至有几位北电的女老师悄悄抬手擦了擦眼角。

影片采用了倒叙加插叙的结构,现实与回忆交织,将一段跨越多年的青春往事娓娓道来。洱海的阳光,苍山的云雾,古城的红灯笼,斑驳的石板路……云南的风光在薛晓路的镜头下美得令人窒息,每一帧都像风景明信片,又巧妙地融入到人物的情感和氛围当中。

最后,画面切换回2000年之后几年的现实。

大理,一场温馨浪漫的海景婚礼现场。

陈墨独自一人站在人群外围,看着身穿洁白婚纱、笑容明媚灿烂的新娘苏清浅。阳光、鲜花、祝福声……一切都充满了幸福的意味。新郎高大帅气,体贴地扶着她。

陈墨的眼神里没有愤恨,没有不甘,只有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深深的温柔和坦然的祝福。

音乐轻柔流淌。

他深吸一口气,穿过人群,缓缓向新人走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陈墨走到苏清浅面前,脸上是真诚平和的笑容:“苏清浅,你今天真美。祝你幸福,一定要幸福。”

苏清浅看着眼前熟悉又有些模糊的面孔,眼神里有一瞬间的失神和难以言喻的感慨,最终化作温暖而释然的笑意,点了点头。

陈墨转而看向新郎,伸出手,用力握了握:“兄弟,好好照顾她。她值得最好的。”语气郑重,带着男人之间的一种托付。

婚礼在热烈的掌声和祝福中进行着。

尾声镜头定格在洱海边。

老谢(朱亚文饰)拿着两瓶“风花雪月”啤酒走来,递给他一瓶。两人没有多言,只是默契地在洱海边的长椅上坐下,望向波光粼粼的湖面和远处云雾缭绕的苍山。

远处是新人相拥的画面剪影。陈墨举起酒瓶,对着老谢示意了一下,轻轻碰杯。夕阳的余晖将他们的剪影拉得很长。镜头缓缓上升,俯瞰着宁静秀美的洱海景色。

观众席上,已经响起了低低的啜泣声和叹息声。

然而……

就在大家以为电影结束时,屏幕陡然一黑,随即又亮起一段彩蛋!

彩蛋镜头:画面闪回到那年洱海边那场大雨争吵的场景。在这个时空里,陈墨和苏清浅在大雨中激烈的争吵、各自转身愤然离去……

但就在画面即将结束的最后一秒,两人又猛地停住脚步,同时回头。雨水模糊了他们的视线,但他们看向彼此的眼神没有了愤怒,只剩下浓得化不开的眷恋和悲伤。

画面在此定格,变成一张泛黄的老照片。

字幕随之淡淡浮现:“如果那天,我们没有倔强地转身离开……”

银幕彻底熄灭。

灯光亮起!

哗——!!!

如雷的掌声骤然爆发!瞬间席卷了整个钓鱼台国宾馆!

灯光亮起,映照着放映厅里无数张动容的脸孔。原本还在小声议论的观众,此刻只剩下如雷的掌声和隐约的抽泣声。不少女观众的眼角泛着泪光,一边擦眼泪一边用力鼓掌。男观众们也大多沉默感慨,用力拍着手。

“太棒了!这电影拍得太好了!” “青春啊!这才是我们80后的青春!” “结尾彩蛋绝了!意难平又戳心!” “汪言和刘亦菲演得真好!” “薛晓路导演太牛了!把青春拍得又美又真实!”

掌声持续了将近一分钟才渐渐停歇。王忠磊、冯晓钢、伍克波等几位业内大佬,脸上的表情都凝固了。

王忠磊嘴巴微张,想说什么,最终只化作一声无声的低叹,摇了摇头。他带来的华谊发行总监,此刻也哑火了,刚才准备看笑话的轻佻彻底消失,取而代之是难以置信的凝重。

冯晓钢则死死盯着银幕上正在滚动的演员字幕名单,眼神复杂得难以形容。他想挑刺,却发现无处下嘴!

叙事流畅,画面美轮美奂,表演自然真挚,情感细腻丰富……他引以为傲的京味喜剧,在这样纯粹而打动人心的青春面前,似乎显得过于喧嚣和套路化。他想笑,却发现自己刚才也差点鼻子发酸。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旁边的陈楷哥,只见他眉头微蹙,眼神却格外专注深邃,显然在仔细回味影片的叙事结构和色彩运用。陈虹则拿着纸巾,轻轻压了压眼角。

博纳的于冬和旁边一位制片人感慨道:“服了!真的服了。这票房……搞不好真要爆。”旁边的伍克波没接话,只是脸色很不好看。

光线传媒的王长田则在脑子里飞快盘算:《伤城》的宣传策略该怎么优化。汪言加刘艺菲……这对组合太可怕了!《伤城》恐怕撞枪口上了。

刘艺菲的同学们此刻更是激动,罗晋、朱亚文都忍不住互相撞了撞拳头。

小主,

“太戳心了……尤其是最后的彩蛋…”

“陈墨和苏清浅,唉…太真实了,太遗憾了!”

“色彩画面绝了!故事好舒服!不狗血但是特别能打动人!”

“这才是我们的青春!汪言演得太好了,一点都不出戏!神仙姐姐演技肉眼可见的进步啊!”

“薛导牛逼!这处女作水平!绝了!”

汪言和刘艺菲在热烈的掌声中站起身来,向四周的观众微微鞠躬致意。刘艺菲的脸颊因为激动和兴奋而微红,像熟透的苹果,眼睛亮得如同星辰。她忍不住侧过头,看向身边的汪言,眼中是毫无掩饰的崇拜、欢喜和浓浓的爱意。

薛晓路也被主创团队的其他人围在中间,接受着大家的拥抱和祝贺。她看着台下无数被打动的观众,心中百感交集,眼圈微红。

掌声渐渐平息,但观众席里低低的议论声却更响了,都在交流着各自的感触及对彩蛋“意难平”结局的触动。

主舞台的灯光已经亮起。工作人员小跑着搬上台签名的座椅和高脚凳。

主持人面带笑容,拿着话筒走上台前。他深吸一口气,看着台下尚未完全从情绪中脱身的观众和满座的业内同僚、媒体记者,声音带着一丝激昂:“感谢大家的掌声!也请大家再次把掌声献给《那年,风过洱海》的全体主创人员好吗!”

又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

主持人抬手示意安静,笑容满面地宣布:“那么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接下来就是我们《那年,风过洱海》的映后媒体采访环节!

有请导演薛晓路、编剧/监制汪言先生,以及我们的主演刘艺菲、罗晋、周扬、朱亚文、马竞等各位主创人员上台就坐!”

工作人员快速引导,长长的采访台很快坐满了人。薛晓路居中,汪言在她的左侧,刘艺菲则在薛晓路的右侧。其他演员依次排开。

长枪短炮再次支起,对准了采访席。记者们摩拳擦掌,笔记本录音笔齐备,眼神里充满了迫不及待的提问欲望。

刚刚经历了如此成功首映礼和如此震撼观影体验的主创们,此刻的心情又会是如何?这部电影的幕后故事又将如何讲述?所有人都等待着接下来的采访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