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柱回道:“自调任到宣府镇以来,有七八年没回过辽东了。”
“前两天朝廷送来密报,建奴皇帝皇太极,亲率三万大军进犯辽东,义州卫丢了。”
杨国柱突然站起身来。
惊恐问道:“什么?朝廷不是和建奴签了停战协议,建奴为何突然进犯我辽东?”
“不算突然!自皇太极四月初称帝后,便大举进军南下,只是朝廷剿匪到了关键时期,消息一直被压着。”
“建奴入侵如此大事,朝廷为何要遮盖消息?”
“先不说你杨国柱,就那黄得功、周遇吉等将领,哪个不是辽东人,若得知建奴大举进犯辽东,他们安有心思剿匪?”
“可辽东贫瘠,又有祖大寿、陈洪范等十万大军坐镇,皇太极率三万大军南下,也打不进山海关。”
“皇太急大举进犯辽东,一是为建国称帝立威,二是…”
“二是什么?”
“二是如今宣府、大同等地兵力空虚,皇太极进犯辽东,可能是为了吸引朝廷的注意力。”
“大司马的意思是,建奴可能从宣府镇方向,再次南下入关劫掠?”
“有这个可能!”
“那大司马为何不奏请圣上,容我等边军回到边关,抵御外敌。”
张凤翼叹息道:“如今天下大势,延石还未看清楚吗?建奴人口不过二十余万,其余皆是汉人包衣奴才,建奴入关无非是抢劫钱粮,劫掠人口。可西乡山匪是要大明的命,孰轻孰重,延石你还掂量不清吗?”
“难道朝廷就放任建奴再次入关劫掠?”
“唉!不是朝廷放任建奴入关劫掠,而是西乡山匪祸乱我大明,毁我大明根基,若无西乡山匪为祸,卢象升去年就平定了流寇,天下也重归太平,怎有皇太极建国称帝闹剧。”
“既然朝廷已有决断,大司马为何将如此机密告知末将。”
“本官将建奴进犯之事告知于你,是想告知你朝廷已无退路,唯有尽快剿灭西乡山匪,才能回边关抵御外敌。”
“大司马放心,我宣府镇边军,誓死剿灭西乡山匪。”
“延石有此斗志,本官甚是欣慰,昨日一战,我军铁骑伤亡惨重,本官欲将剩下铁骑都交由延石你统一指挥。”
开玩笑吧!
指挥其他几镇边军精锐骑兵。
先不说其他几镇边军,是否会鸟他杨国柱。
就是朝廷的法度也不允许。
没有圣上的圣旨,他杨国柱凭什么指挥其他边军?
还都是各镇边军精锐骑兵。
杨国柱回道:“多谢大司马信任,可于情于理,末将都无权指挥其他边军。”
张凤翼回道:“本官已向圣上奏请,不出五六日,圣旨就会下达。”
虽说张凤翼将丧事喜办,鼓舞众将士气。
可昨日的大败,一战就折损了五万大军。
还是让官军大营内死气沉沉。
特别是那些普通边军军户们。
他们可是亲眼目睹,自家的虎尊炮,在营寨口无情的射杀溃兵。
夜幕降临。
太原镇边军军户秦橙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