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背景墙前,林浔看着合影里自己僵硬的表情,内心独白:“肢体语言学家说,人在放松时会下意识偏向感兴趣的对象。照片里我肩膀朝向林宛瑜的角度是17度,虽然微不足道,但……”湘君突然举着虚拟的量角器凑过来,“哦?17度?数学上,17是第7个素数,也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果然连偏头都这么讲究。”】
回到电脑前,两个网友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澜语星辰: 千金大小姐的家族史?这个方向很有意思。或许她的「寻宝」本质是寻找自我身份认同?就像现代人在钢筋森林里寻找精神原乡。
逻辑引擎: 有可能是「富家女叛逆期的角色扮演」。建议采集其消费记录(已知她携带爱马仕Birkin),分析是否存在「通过物质符号构建流浪人设」的行为模式。
“你那个『逻辑引擎』网友,跟你一样冷血。”湘君在旁边撇嘴,“把好好的『寻宝梦』说成『角色扮演』,简直是在给浪漫主义泼冷水。”
“理性分析不等于冷血。”林浔敲下回复,“但『逻辑引擎』的假设确实需要验证。入侵地下数据管道,获取林宛瑜的所有信息,预计4小时内出结果。”
他说的「地下数据管道」是个匿名的数据交易平台,他曾在上面用一套「暗网舆情分析模型」换过NASA的退役卫星轨道数据。这次只是要林宛瑜的个人信息,入侵获取平台不会有太大反应
澜语星辰: 突然好奇,你为什么对这个社区这么上心?按你的能力,应该在更宏大的虚拟生态里做研究才对。
这个问题让林浔的指尖停顿了0.5秒。他看着屏幕上跳动的光标,脑海里闪过爱情公寓走廊里忽明忽暗的日光灯管,闪过胡一菲塞过来的药片,闪过曾小贤隔着门板讲的冷笑话,甚至闪过湘君第一次出现时,那个站在雨里对他微笑的白色身影。
湘君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趁他分神,控制身体突然伸手关掉了屏幕:“喂,偶尔也让数据模型休息一下吧。现实世界的bug虽然麻烦,但至少……”他顿了顿,虚拟的眼睛里映着服务器的光,“至少不会让你对着屏幕发呆。”
房间里陷入短暂的黑暗,只有服务器的指示灯还在固执地亮着。林浔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比平时快了1.2次/分钟。他知道「澜语星辰」的问题触碰到了某个他刻意回避的角落——那些无法用数据量化的连接,那些不符合逻辑却真实存在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