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眼睛一瞪:“滚!老子还想多活几年呢!你少咒我!”
秦川叹口气,劝道:“太上皇,既然想长命百岁,那就得听话,减减肥,多走走动动,对身子有好处。”
李渊不耐烦地挥手:“你闭嘴!老夫可不陪你玩这晦气的把戏。不过嘛,我倒有个老友,最近常说自己大限将至。年轻时他还算富足,如今年纪大了,两个儿子又不中用,家境渐渐衰落……或许他会愿意和你折腾一番。”
秦川眼前一亮,连忙拱手:“那就有劳太上皇引荐!”
李渊豪爽一笑:“好,我这就差人给他送信,看看他愿不愿意过来。你就等着吧!”
好端端的游园会,因为秦川最后的“抽风”,只能草草收场。
见秦川要走,李承乾连忙追上去。
“秦兄,你这是干什么?弘农杨氏可不是好对付的,你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秦川却不以为然:“太子殿下,不是我去找麻烦,而是弘农杨氏挡了我的路。就算没有今天的事,我今年迟早也要和他们碰一碰。”
“到底怎么回事?你给我说清楚啊。”李承乾追问。
“这事儿,还没到利刃出鞘的时候,你不用管。等到时候,你自然会明白。你只管做好你自己的事。”
李承乾听得一头雾水,但看秦川神态自若,似乎并无大碍,便没有再多问,只叮嘱道:“你自己多加小心。”
两人说了几句,便各自分开。
——
秦川离开芙蓉园,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工部,去确认车床的情况。
他一到临时作坊,便亲自检查新车床,试做工件,逐一测试性能。忙活了一下午,终于将所有性能验证完毕,秦川十分满意。
接下来,他开始为车床的最终形态而忙碌。
其实从最初设计到现在,秦川的车床一直有一个致命弱点——没有轴承。并非他不想加,而是大唐的条件根本不允许。哪怕是最简单的滚珠轴承,也难在钢珠制造上。没有精密的磨床,根本保证不了钢珠大小一致。
后来,他尝试改用相对容易加工的圆柱轴承,但那时的车床精度不够。于是他计划用车床矩阵,逐步追求更高的精度。如今条件终于具备,他准备亲手制造轴承,为车床补上最后一块“精度拼图”。
“秦先生,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继续吧。”一个管事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