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萧明对“主人”的实力有了全新的认识。
那已经不是单纯的武功,而是一种他暂时无法理解的、冰冷而高效的“技术”。
自爆的威力,更是让他心有余悸。若非他反应迅速,恐怕早已在那场爆炸中尸骨无存。
经此一役,萧明变得愈发谨慎。
他不再选择荒无人烟的官道,而是绕行至人烟相对稠密的州县。一方面是为了补充给养,更重要的是,他需要融入人群,打探消息,了解“主人”究竟为他准备了一份怎样的“大礼”。
三日后,一座名为“永安”的县城出现在地平线上。
城墙算不上高大,但青砖斑驳,透着一股历史的沧桑。城门口人来人往,车马喧嚣,一派繁荣景象。
萧明牵着乌骓,混在进城的人流中,显得毫不起眼。他头戴一顶斗笠,遮住了大半张脸,身上的黑衣也换成了一件普通的青色布衫,看上去就像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江湖游侠。
然而,刚一临近城门,他就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氛。
城门旁的告示墙下,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人,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对着墙上的一张新告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啧啧,这手笔可真是太大了!”
“是啊,以‘天子门生’之名,遍告天下,这可是开国以来头一遭吧?”
“这个叫萧明的,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惹得天下读书人共讨之?”
“管他什么神圣,你看这上面的罪名,勾结外邦,祸乱朝纲,简直是十恶不赦!这种国贼,人人得而诛之!”
“天子门生”?
萧明心中一动,牵着马,缓缓挤了过去。
他身高腿长,稍稍踮起脚尖,便越过人群,看清了那张告示的内容。
只看了一眼,他的瞳孔便骤然收缩,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那是一张巨大的绢布告示,质地精良,边缘用金线滚边,显得无比郑重。上面的字迹更是龙飞凤凤舞,力透纸背,显然是出自名家手笔。
而告示的抬头,没有用任何官府的印信,而是用朱砂写着四个触目惊心的大字——
【天子门生贴】
落款,更是惊人。
为首的,赫然是当今状元、翰林院修撰李清臣的名字,其后,密密麻麻地跟随着一长串当朝新科进士,乃至各路州府德高望重的名儒宿老的名字!
这,竟是一封以本朝状元为首,联署了几乎整个大宋精英读书人阶层的“讨贼檄文”!
而他们共同讨伐的“贼”,只有一个名字——萧明!
檄文洋洋洒洒数千言,历数了萧明的“滔天罪行”:
其一,勾结北虏,暗通西夏,意图颠覆大宋江山社稷,此为不忠!
其二,出身草莽,却不思报国,反而啸聚山林,祸乱梁山,荼毒地方,此为不仁!
其三,心术不正,修习妖法,以非人之术蛊惑人心,乱天下之纲常,此为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