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惊蛰

周文焕勉强定了定神,坐下后,拱手道:“不敢。阁下便是此间主事之人?不知如何称呼?”

“李某。”李铁崖言简意赅。

“李……壮士。”周文焕斟酌着用词,“近来县中闻报,黑铁岭一带匪患渐靖,商路畅通,流民归附,皆言是贵寨之功。县尊闻之,甚感欣慰。然……”他话锋一转,露出为难之色,“聚众数百,私设壁垒,垦荒练兵,此乃……此乃逾制之举啊。按大唐律例,民团乡勇,需得官府备案,受县衙节制,方可保境安民。否则,恐有聚众为乱之嫌,与法不合。”

图穷匕见。表面是嘉许,实则是问罪和试探,核心是“管辖权”。

王琨、赵横闻言,脸色一沉,手已按上刀柄。

李铁崖却面色不变,反而淡淡一笑:“周佐吏所言极是。然李某请问,去岁至今,黄巢乱军肆虐,州县崩坏,烽烟四起。黑铁岭内,狼牙寨、黑山堡等匪伙横行时,县尊何在?官府兵丁何在?岭内百姓易子而食、流离失所时,律例纲常又何在?”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周文焕:“如今,我等浴血搏杀,肃清匪类,使商旅得通,流民得食,百姓稍安。县尊不派一兵一卒,不拨一粒米粮,反倒来问李某‘逾制’?这乱世之中的‘制’,究竟是谁在守?谁在破?”

一番话,有理有据,不卑不亢,直指要害。周文焕被问得哑口无言,额头见汗。他何尝不知县衙如今就是个空架子,能控制的不过县城周边十里,兵不过百,粮秣奇缺,根本无力顾及偏远山岭。此次前来,与其说是问罪,不如说是探听虚实,看看这股新兴势力能否“为我所用”,或者至少,能否刮些油水。

“这个……李壮士言重了。”周文焕擦擦汗,语气软了下来,“县尊亦是体恤民艰。只是……这名不正则言不顺啊。若贵寨愿受官府……嗯,受县衙招抚,备案在册,日后行事也方便许多,钱粮或也可酌情拨付一些……”

这是抛出了“招安”的诱饵,虽然这诱饵十分微弱。

李铁崖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佐吏好意,李某心领。然寨中弟兄,多为避祸求生之苦命人,只求一隅安身,并无他志。保境安民,乃分内之事,不敢奢求官家钱粮。至于名分……”他略一沉吟,“若县尊确有安民之心,李某愿尊县衙为正统,岭内治安、税赋(他刻意加重了这两个字)事宜,可酌情与县衙商议。但寨中事务,还需自治。”

他这话说得极有分寸:承认你官府是“正统”,给你面子;治安、税赋可以“商量”,留有余地;但核心的自治权,绝不放手。这叫“听调不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