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十方劫海录·风

滴血惊神阙 岩胜 4456 字 11天前

这痛苦并非作用于肉身,而是直接作用于他的存在感与自我认知。他感觉自己的意识仿佛要被撕成无数碎片,过往的记忆变得模糊不清,对项易这个身份的认同开始动摇、瓦解。一种大恐惧与大茫然攫住了他,仿佛下一刻,他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坚持、所有的过往与未来,都要被彻底分解,归于这无相之风,成为那永恒流动中一个无知无觉的组成部分。

“天下万物,有形有质者,终有破法。唯快不破,唯变不滞……这风,无形无质,唯动唯变,已然近乎道之变相本身。”项易心中升起一股明悟,但这明悟却伴随着巨大的无力感。面对这种超越了常规攻击模式、近乎规则化身的存在,他以往闯关积累的所有经验、所有自以为强大的手段,在此刻似乎都显得如此苍白可笑,失去了意义。

死亡的阴影冰冷而真实。但他不能放弃。强烈的求生欲,以及内心深处那份不屈的骄傲,让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如同在惊涛骇浪、灭顶之灾中,拼命寻找那唯一可能存在的灯塔。他疯狂回溯之前的感悟:土行考验中领悟的承载与厚重,但此地空无一物,何物可承?火行考验中领悟的焚灭与转化,但此风无形无质,何形可转?

“风之真意,不在形,而在势,不在力,而在理。”一个微弱却坚定声音,在他道心深处响起,那是历经磨难、于绝境中沉淀下的最后智慧,“它无拘无束,变幻莫测,是为自由之极。然,天地之间,浩渺宇宙,岂有绝对之自由?日月运行有常,星辰轨迹有度,四季更迭有序,便是这看似毫无规律的无相之风,其流动变幻,当真毫无内在规律可言吗?”

他猛地闭上了眼睛,彻底放弃了以肉眼和神识去追踪那不可捉摸、无法理解的敌人。他将所有的心神,所有的感知,所有的意志力,都毫无保留地沉浸、投入到周围那永恒流动、狂暴混乱的“风”之中。他不再去看裂空鹰那令人绝望的形态变幻,而是去全力感受因裂空鹰的存在与移动,而引发的,整个风流场域那宏大而细微的势的变化与韵律。

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初始时,感知中只有一片毁灭性的混沌,只有无尽的撕扯与令人发狂的混乱。他的神魂如同被置于磨盘下碾压,剧痛无比。但他死死守住灵台最后一点清明,将恐惧与绝望化为极致的专注。渐渐地,当他屏息凝神,将自我意识稍稍放开,尝试去倾听风的语言时,一丝丝微妙的、此前从未察觉的韵律,开始如同沉入水底的珍珠,一颗颗浮现出来。

在他的感知中,世界不再是纯粹的虚无和混乱,而是逐渐显化成一个由无数股大小、强弱、缓急、性质各不相同的风流交织、碰撞、融合而成的、复杂无比却又动态平衡的海洋。每一缕风,无论其表象如何狂放或轻柔,似乎都遵循着某种更深层次的、玄奥莫名的理在运动。而裂空鹰,那个不可一世的对手,不再是那个无法理解、无法企及的变幻实体,它在这片风流海洋的地图上,化作为一道极其特殊、极其活跃、不断高速移动并剧烈扰动全局平衡的湍流或者说规则奇点。这道核心湍流的移动轨迹与形态变化,并非完全的无序与随机,它受到周围更大规模风流态势的隐性感召与制约,同时也严格遵循着某种能量流转、空间结构生灭的内在深层韵律。

小主,

当裂空鹰再次化作一道无形的、足以切割概念的空间斩击,从一个不可思议、违背常理的角度悄然袭来时,项易并非依靠肉眼观察或神识反应,而是凭借对那股特定“核心湍流”移动趋势与能量积聚的提前预判,身体如同失去了所有重量,化作风中一片柔韧的柳絮,以一种看似毫无规律、实则暗合整个风流宏大韵律的微妙方式,轻轻飘开,险之又险地与那足以将他存在彻底抹去的致命切割擦身而过。那一瞬间,他能感觉到死亡镰刀的锋刃贴着皮肤划过的冰冷。

一次或许是侥幸,两次、三次……当项易接连凭借这种对整体风势的精妙预判与引导,一次次避开裂空鹰那神出鬼没、迅如雷霆的攻击时,裂空鹰那由纯粹风之意识构成的漠然存在,首次泛起了一丝清晰的、名为惊讶的情绪波动。这波动如同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虽然细微,却让项易捕捉到了一线曙光。

“顺势而为,非为随波逐流,丧失自我。乃为明理而借势,以弱胜强。”项易心中愈发明澈,仿佛拨开了一层迷雾。他不再仅仅满足于被动闪避,开始尝试以自身混沌星力,小心翼翼地模拟、模仿风之特性,极其精微地引导、干涉身边局部区域的气流走向与力量叠加。他的身形变得更加飘忽不定,如同真正融入了这片风之海洋,成为了另一道拥有自我意识的、活跃的湍流。两者之间的追逐与对抗,不再是单方面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而逐渐演变成了两股拥有极高灵性的风流,在这片浩瀚虚空中的危险共舞与大道博弈,划出一道道蕴含着天地至理、却无形无质的玄妙轨迹。

裂空鹰的绝对速度依旧极致,堪称世间无双,但项易总能凭借对风之海洋整体呼吸的把握,提前半分,精准地立于风势流转的关键节点或力量薄弱之处,让其恐怖绝伦的攻击如同击中滑不留手的虚空游鱼,一次次徒劳无功。这场关乎生死的较量,正从纯粹力量与速度的比拼,悄然上升到了对风之道理的理解深度与运用智慧的层面。

然而,项易内心深处深知,仅仅做到融入与模仿,终究是落了下乘,是拾人牙慧。风行本源真正认可与等待的,绝不是一个优秀的模仿者,而必须是一个真正的明悟者,一个能勘破表象,直指本源的求道者。他必须勘破这无相之风狂暴混乱表象背后,那真正的、绝对的自由与表象的无序之间,究竟有何本质的区别与联系?这风之领域的脊梁究竟在何处?

在极致速度与无穷变幻的生死追逐中,项易的心神被逼迫、淬炼,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空明之境。他摒弃所有杂念,全力观照这片风之世界。他看到,再狂暴肆虐、毁天灭地的旋风,其风暴眼内部亦有一片奇异的宁静,是为动中之静,暴中之序。

再轻柔缥缈、拂面不惊的微风,其拂过万物、带动尘埃,亦严格遵循着天地间压力差的物理引导?看似毫无规律、随心所欲的风向变幻与气流运动,实则深深受制于天地间更为宏大、更为根本的能量循环与规则网络……一切的表象之下,都有看不见的线在牵引,都有沉默的律在主宰。

“自由,并非盲动,并非摒弃一切规则。恰相反,真正的、伟大的自由,源于对规则最深层次、最本质的理解与掌控。是儒家所言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大自在、大逍遥,是在认知到万千束缚与规律的客观存在后,于其缝隙与脉络间,寻得那游刃有余、无滞无碍的广阔天地。风之行,看似无拘无束,超然物外,实则从未真正脱离天地法则那无形掌心的笼罩。它的自由,非是规则的缺失,而是一种在法则宏大框架内,将变化与流动这一特性演绎到极致的、充满智慧的自由。”

明悟如一道划破黑暗宇宙的惊雷,带着开天辟地般的力量,轰然劈开了他心中最后的、也是最厚重的迷雾。眼前那狂暴混乱的风之世界,在他眼中骤然变得清晰、有序起来,那无形的脊梁傲然挺立。

他不再一味地闪避或仅仅引导裂空鹰的攻击。当裂空鹰似乎被他的滑溜彻底激怒,再次于无数风流中汇聚起难以想象的磅礴力量,化作一道贯穿虚无、仿佛能撕裂一切概念、让空间本身都发出哀鸣的巨大风矢,以超越思维、超越感知的速度,带着必杀的意志暴射而来时,项易做出了一个在任何人看来都无异于自寻死路的举动。

他没有躲闪,也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防御。而是将全身混沌星力瞬间收敛到极致,返璞归真,双手在身前虚抱成圆,以一种蕴含道韵的节奏,划出一道道玄奥无比、仿佛在勾勒天地至理轨迹的线条。这些轨迹绝非胡乱挥舞,而是精准无比地映射、勾勒出了周围庞大风流场域中,那无数力量流转、生灭、交织的隐形节点与能量脉络。他以自身微末之躯为引,以精纯混沌星力为线,意念为针,于瞬息之间,在这片看似绝对无序的风之海洋核心,编织出了一张无形无质、肉眼与神识皆不可见,却真实不虚地蕴含着秩序与平衡之理的规则大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