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

顾家生的声音不大,却让慌乱的传令兵立刻站直了身体,

检查武器弹药,全员待命,禁止外出。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程远的大脸:

告诉炊事班,今天加餐。

远处的地平线上,乌云正在积聚。一只蜻蜓低低掠过训练场,翅膀振动的频率快得惊人。顾家生摸出最后一支哈德门,却没有点燃,只是放在鼻尖深深嗅了嗅烟草的苦香。他知道,从今天开始,每一支烟都可能是最后一支,每一顿饭都可能是断头饭。

卢沟桥的枪声还未散尽,便已化作燎原之火,烧遍了华夏大地。

七月八日的清晨,北平城的街巷里,报童嘶哑的喊声刺破沉闷的空气。

号外!号外!日军炮轰宛平城!二十九军将士奋起抵抗!

油墨未干的报纸在人群中被疯抢,印着血与火的消息,像滚烫的烙铁,狠狠烙在每个华夏人民的心上。

誓死不当亡国奴!

保卫华北!驱逐日寇!

北平、天津、沪上、金陵、武汉……一座座城市的街头,人潮如怒涛般翻涌。学生摘下眼镜,攥紧拳头,在烈日下游行呐喊;工人丢下扳手,赤膊上阵,高举横幅冲进政府大院;

商贩们砸碎存钱的陶罐,铜板叮叮当当滚进募捐箱;妇女们扯下耳环、银镯,连裹脚的老太太也颤巍巍递出攒了一辈子的银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征兵处的木门被挤得吱呀作响。昨日还冷清得能听见苍蝇振翅的衙门,今日已被黑压压的人群淹没。穿长衫的书生、戴草帽的农夫、码头扛活的苦力、甚至还有未及弱冠的半大孩子,全都攥着皱巴巴的报名表,在烈日下排成长龙。

姓名?登记官头也不抬。

李二狗!

年龄?

十……十八!少年嗓音发颤,却挺直了脊背。

登记官终于抬眼,瞥见对方稚气未脱的脸和磨破的草鞋,笔尖顿了顿。少年急了,一拳砸在桌上:

俺能打!俺爹娘都叫鬼子炸死了,俺要报仇!

墨汁在纸上洇开,像一滴化不开的血。

同日,金陵,国府军事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