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长期签到与“化肥密码”

3. 控制系统简化:将复杂的气动调节改为“液压+机械联动”,适应农村电网不稳定的现状,维护难度降低60%。】

【推演结果:优化方案可行,适用于中小型化肥厂改造,单厂年增产氮肥约500吨,设备寿命延长2年。】

【是否消耗100积分兑换完整方案?】

“兑换。”林建军毫不犹豫。

一份详细的《中小型氮肥厂设备优化方案》立刻展现在意识里,从零件尺寸到材料选择,甚至连扳手的型号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最难得的是,所有改良都基于现有设备,不用更换主体结构,改造费用每亩地仅需200元,正好契合当前“低成本技改”的国家需求。

“赵小刚,把这份图纸归档。”林建军将农机齿轮的图纸推给徒弟,起身走到文件柜前,从最底层抽出一个空白信封。他没有直接在厂里提交这份方案——化肥属于化工领域,跨部门提交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关注,甚至可能暴露系统的存在。

最好的方式,是匿名寄给化工部。

他回到座位,用左手模仿陌生的笔迹,在信封上写下“化工部技术司(收)”,地址是从《人民日报》的通讯栏里抄的。方案本身则用打字机打印,刻意避开了自己常用的字体习惯。做完这一切,他把信封塞进公文包,打算下班后顺路投进邮局的“机要邮件”信箱。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信封封缄时响起:

【“匿名技术贡献”行为符合“锋芒暗藏”策略,奖励“化工设备材料手册(1960版)”,补充化肥设备相关知识储备。】

傍晚路过四合院时,林建军特意绕了条路,却还是被蹲在门口的阎埠贵看见了。老头手里的算盘打得噼啪响,见他背着公文包,眼睛亮得像探照灯:“建军,今天下班挺早?我看你这一年到头天天往车间跑,比厂长来得都勤,厂里没给你发个‘全勤奖’?”

林建军笑了笑,没接话。他知道阎埠贵的性子,这话里藏着试探——自从阎解成进了厂,老头就总想来打探技术科的事,想找机会让二儿子也学点“能挣工分的本事”。

小主,

“三大爷,您这算盘又在算啥?”林建军故意转移话题。

“算今年的收成呗,”阎埠贵扒拉着算珠,“公社说要推广新化肥,就是太贵,一亩地得三斤粮票换。我琢磨着,要是能自己造点……”话说到一半,他突然捂住嘴,警惕地看了看四周,“我就随口说说,不算投机倒把吧?”

林建军心里一动,阎埠贵这话倒是歪打正着。他从包里掏出个小本子,撕下一页画了个简易的“堆肥加速法”:“不用自己造,把秸秆和粪肥分层堆,每层撒把草木灰,能比普通堆肥快半个月腐熟,肥力也不差。”这是系统奖励的“土法肥改良”小技巧,正好适合农村条件。

阎埠贵接过纸,眼睛瞪得溜圆,算盘珠子差点捏碎:“这……这法子真管用?”

“你试试就知道了。”林建军拍了拍他的肩膀,“比等着化肥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