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的追踪之瞳突然弹出提示:“发现与嫌疑人特征吻合的信号轨迹。”屏幕上,一条红线在兴盛小区周边游走,最终指向一个网吧。“这个网吧的监控拍到一个戴黑框眼镜的男人,左嘴角有痣,案发后曾在这里上网,用的是临时身份证。”
黑客技术同步破解了网吧的后台数据,发现男人登录过一个“同城交友”网站,注册信息显示他叫“李伟”,30岁,职业填的是“自由职业”。但通过IP追踪,发现这个账号曾在多个城市登录过,发布的信息都与“招聘家教”“找保姆”相关。
“他不是本地人,是流窜作案。”季洁看着屏幕,“周萌说他抢了她的手机,我们可以通过手机定位追踪。”
李阳立刻启动手机信号追踪,发现周萌的手机在邻市的一个二手市场被刷机出售。“买主说,卖手机的人左嘴角有颗痣,说话结巴。”
就在调查陷入“田径跑圈”般的循环时,周萌突然想起一个细节:“他家里的变形金刚模型底座上,刻着一个‘陈’字。”
这个线索如同钥匙,打开了突破口。李阳的罪恶功能系统将“陈姓”“结巴”“左嘴角有痣”“流窜作案”等信息交叉比对,在全国在逃人员库中,找到了一个名叫陈斌的男人——因涉嫌多起强奸案被通缉,作案手法都是以“招聘家教”“找保姆”为名,诱骗年轻女性。
超高模拟画像技术将陈斌的身份证照片与周萌描述的特征融合,生成的画像与网吧监控拍到的男人完全一致。更高级的模拟画像师技术通过陈斌的骨骼数据,还原出他戴上眼镜后的样子,与另一位未报案的受害者(经劝说后愿意配合)描述的“侵犯者”形象分毫不差。
那位受害者提供了更关键的线索:“他车上贴了一张‘钓鱼协会’的贴纸,说自己周末常去城郊的水库钓鱼。”
追踪之瞳的红线立刻锁定城郊水库周边,发现陈斌的车就停在水库旁的树林里。超动态视力技术调阅了水库入口的监控,捕捉到陈斌提着钓鱼竿走进树林的身影——尽管他换了衣服,摘掉了眼镜,但左嘴角的痣和走路时微微前倾的姿势,还是暴露了身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