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翠的眼泪终于还是掉了下来,但这一次,不是因为恐惧和悲伤。她用袖子胡乱地抹了一把脸,然后用那把钥匙,亲手打开了院门。
吱呀一声,仿佛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接下来的几天,这座沉寂许久的小院,重新焕发了生机。小翠像是拥有了用不完的力气。她不知从哪找来一把破旧的扫帚,将院子里的落叶和尘土扫得干干净净。又从井里一桶一桶地打水,将屋里屋外所有的门窗、桌椅都擦洗了一遍。
姜宇的伤势在回春丹的药力下,恢复得极快。除了左肩还不能太过用力,他已经和常人无异。他也没有闲着,指挥着小翠将屋里的家具重新布置,又去集市上买回了锅碗瓢盆和两床崭新的被褥。
当第一缕炊烟从院子的小厨房里升起时,小翠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粟米粥,脸上沾着几点灰,笑得像个孩子。
“姜宇,吃饭了。”
姜宇坐在院子的老槐树下,接过那碗粗瓷碗。粟米粥熬得很稠,散发着一股朴素的谷物香气。他喝了一口,温热的粥顺着喉咙滑下,熨帖着他的五脏六腑。这味道,比他前世吃过的任何山珍海味,都要来得香甜。
有了安身之所,有了果腹之食,姜宇那颗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回了实处。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他账户里剩下的一万四千多钱,看似不少,但坐吃山空,用不了多久就会耗尽。他必须尽快找到一个能在这乱世之中,稳定生钱的门路。
三天后,姜宇的身体已经基本痊愈。他对小翠说要出去转转,熟悉一下城里的环境。小翠有些不放心,但看到姜宇坚定的神色,也只能叮嘱他早些回来。
姜宇独自一人走在许昌的街道上。这一次,他的心态与初到时截然不同。他不再是一个仓皇逃难的幸存者,而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一个寻找猎物的猎人。
许昌不愧是曹操的权力中心,虽然城中还留有战争的痕迹,但秩序井然,市面繁华。街道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卖炊饼的吆喝声,铁匠铺的叮当声,孩童的追逐打闹声,交织成一曲充满人间烟火气的交响乐。
姜宇的目光,却越过了这些表面的热闹。他的大脑,在“初级经商技巧”的加持下,像一台精密的分析仪器,飞速运转着。
小主,
他路过一家绸缎庄,门口挂着色泽鲜亮的布匹。他脑中立刻浮现出相关信息:丝绸、麻布,利润高,但需要庞大的本金和稳定优质的货源,更重要的是,需要打通上层关系,否则好货根本到不了你手上。不适合现在的自己。
他又看到一家粮店,门口排着长队。信息再次浮现:粮食,刚需,流水大,但利润微薄,且受天时、政策影响极大,稍有不慎就可能血本无归。风险太高。
盐铺、铁匠铺……这些利润丰厚的行业,无一例外都是由官府或者世家大族把持,一个无根无萍的外来者,根本不可能插足进去。
姜宇在城里漫无目的地走着,从城南的集市,逛到城西的居民区。他发现,想要在这里立足,必须找到一个门槛相对较低,利润空间巨大,而且是独一无二、别人难以模仿的生意。可这谈何容易?
不知不觉间,日头偏西。姜宇走得有些口干舌燥,一阵混杂着酒糟味的喧闹声从前方一个挂着“酒”字旗幡的铺子里传了出来。他鬼使神差地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