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她掀开随身的竹笼,里面一只通体朱红、形似蛤蟆的小生灵正鼓着腮帮,发出“咕呱”轻响。“这是莽牯朱蛤,虽性子顽劣,但其涎液能解百毒,算是个活宝贝,寻常毒物近不了身。”
苏樱看着这三样东西,医书对症、功法经典、活宝罕见,显然都不是凡物,不由蹙眉:“姑娘与我素不相识,为何赠我这般贵重之物?”
艳妮合上书,笑意淡了几分:“说起来,也是受人所托,了一桩心愿。这些东西留在我这儿无用,到了姑娘手上,才算得其所哉。”
“姑娘如此厚礼,可是有事相求,只要在苏樱能力之内,绝不推脱,还请明言!”
“哈哈,性情中人,不愧是苏如是的女儿!”艳妮哈哈一笑,赞叹了一句,接着说道:“赐你宝物,纯粹就是替老友寻一传人,只是他有个小要求,就是功法不得外传!”
“这是为何?功法已然传授与我,就靠一句誓言,是否有所不妥?”
“这就要看个人承诺与底线了!你学了《易筋经》,不得传授他人,就算是你的丈夫也不行,但是,对你的后代可以择优传授。”
“这又是为何?”
“一把刀本身没有好坏,只有使用者才有好坏之分。”
“哦,我明白了。”
“既然,宝物已然传下,我也该离开了。”艳妮起身告辞。
“姑娘要去哪里,家中又住何处?”苏樱连忙急声问道。
眼前之人却在慢慢消散,显然对方早已离开,桌前的人不过是速度太快,留下的一个残影,现在也已散去。
“来往来处,去往去处。有缘相会,无缘是非。”
正当她哑然失神时,空中传来了艳妮的话。
苏樱望着空荡荡的对面,指尖还残留着茶盏的余温,桌上的三样宝物却真切无比。她拿起那本《药理简要》,指尖在扉页抚过“欧锋”二字,若有所思。
艳妮这边,疾速闪烁间,人已来到了安庆江别鹤的府上。她选择暗中悄悄行事,而非大张旗鼓——并非惧怕,只是没必要多生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