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第一波次

在电子迷雾极大地削弱了主力战舰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后,战争的逻辑自然而然地转向了能够承受更高损耗、并能以数量优势穿透干扰的武器平台——无人攻击机。

几乎是出于某种心照不宣的战术共识,或者说是在巨大压力下被迫做出的相同选择,中美双方的指挥官几乎在同一时刻,下达了相同的命令:

“释放第一波次无人机蜂群!饱和攻击!”

“赤龙号”飞行甲板:

庞大的电磁弹射器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工作着。成批的“暗刃”无人攻击机被依次弹射而出,它们并非单独行动,而是在离舰的瞬间,通过高速数据链自动编组成一个个密集的“蜂群”单元。每一个蜂群都像是一个拥有集体智慧的生命体,朝着预判的敌方舰队大致方位猛扑过去。

“秃鹫号”飞行甲板:

同样的场景也在上演。X-47S“幽灵骑士”无人攻击机如同被惊扰的蜂巢中的黄蜂,蜂拥而出。它们采用类似的分布式算法,组成攻击编队,化作一片死亡的金属乌云,扑向中国舰队的方向。

遭遇:

由于强烈的电子干扰和双方无人机都采用了低电磁特征设计,直到这两片“蜂云”接近到相对极近的距离时,彼此的预警系统才勉强从杂波中识别出这令人头皮发麻的威胁。

没有警告,没有规避。

第一波次的交锋,在主力舰队的火炮射程之外,以一种最原始、最残酷的方式爆发了。

蜂群战术:

双方的无人机蜂群核心战术并非传统的空战格斗,而是饱和与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