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宁静海边缘,“广寒宫”国际基地。
作为人类在月球表面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永久性栖息地,“广寒宫”已从最初的中国主导科考站,逐步扩展为多国参与的国际合作象征。其银白色的穹顶建筑群在永恒的日光下熠熠生辉,远处,巨大的太阳能矩阵和正在施工中的氦-3提取工厂骨架,勾勒出人类开发地外资源的雄心。
今天,位于基地核心的“九州”会议厅内,正举行一场备受瞩目的仪式。中国月球开发总署与日本宇宙资源开发机构,将在此签署具有历史意义的《中日月球资源共同开发框架协议》。协议旨在规范双方在月球南极水冰开采、氦-3同位素提取等关键领域的合作原则与利益分配,被外界视为化解近期地月空间紧张局势、开启务实合作的“破冰”之举。
会议厅内灯火通明,气氛庄重而略显微妙。巨大的环形观察窗外,是漆黑宇宙和蓝白相间的地球,无声地见证着这一切。长条会议桌一侧,坐着以中国月球基地司令、空天军中将杨锐为首的中方代表团。杨锐年近五十,面容刚毅,眼神沉稳,经历过此前与美国的惨烈空天大战,肩章上的将星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与过往的烽火。他身旁是外交官和资源专家,个个神情肃穆。
桌子的另一侧,是以日本“月读”基地指挥官、宇宙自卫队中将大久保隆一为首的日方代表团。大久保年纪与杨锐相仿,但气质截然不同,他身形瘦削,戴着金丝眼镜,举止间透着学者般的严谨与冷静,但镜片后偶尔闪过的锐利目光,却透露出军人的本质。他的团队成员同样表情克制,礼仪周全却带着距离感。
全球主要媒体的镜头对准了主席台。协议文本被郑重地摆放在桌面上,封面烫金,在灯光下反射着柔和的光泽。
“女士们,先生们,”主持仪式的中方外交官声音平和,“今天,我们在此迈出重要一步,旨在将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和平、合作、共赢的轨道。这不仅是技术与经济的合作,更是对人类共同未来的庄严承诺……”
致辞在友好的氛围中进行。双方代表依次发言,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展望共同发展的前景。会场内响起礼节性的掌声。
终于,到了签署环节。
杨锐中将和大久保隆一中将同时从座位上起身。他们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主席台。镁光灯瞬间闪烁成一片,记录下这历史性的时刻。
两人在协议文本前站定。工作人员递上精美的钢笔。